8月 01, 2007

巨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 (重要經典)

 2007年暑期,與研究室學生共讀社會學經典著作,深受啟發。以下為筆記。

本書主題

l  作者Karl Polanyi  (1886~1964),匈牙利人。本書出版於1944年,對「經濟人類學」領域有深遠影響。在社會學領域,則是在近年來才受到重視,主要是由於1980年代以來自由市場經濟成為主流,而隨著社會主義政權的解體或轉向,既有的左派理論也受到極大批判,博的論點成為替代的批判觀點,受到左派學者的重視。

l  博在此書中,指出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社會福祉產生巨大衝突,並進一步說明這些衝突的根源。他認為,保護勞工、保護社會弱勢、保護農業的種種措施,必然與商人階級的資本主義信條相抵觸;民族國家內部的社會保護,必然與自由經濟、自由貿易產生衝突。

l  博嚴厲批判由「市場」支配的社會,他認為,社會的發展從來不是,也不應任由缺乏規範的市場經濟來主導;社會的進步必須透過有意識的、基於倫理道德原則、且不斷努力的人類行動(政治參與)才能達成,其中「國家」扮演重要角色。這一點與馬克思的觀點很不同,馬克斯認為社會的進化是歷史自然發展必然的後果。博關切的是,如何實現一種能調和科技與人性需求的社會制度。巨變一書,即是他有意識的政治參與。

l  他認為,歷史中法西斯主義的興起與二次世界大戰,禍首皆根源於自律性市場,但很少人能深刻理解,如此重大的人類災難為何會發生。

         

博的基礎概念(Block導論摘要)

整體論一(有關社會與經濟的關係):重視社會整體制度的安排,而不僅著眼於個別行動者的利益動機;因此,去區分不同階層的利益動機,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唯經濟是論的社會不可能存續的,即使市場交易也需要集體社會財(如誠信、社會規範、道德)來維繫。(pp26-29

整體論二(有關市場社會的本質):社會有市場存在,不等於「社會必須受市場支配」;「市場社會」的出現,是在土地、勞力、與貨幣被商品化之後的十九世紀。在國際上,未受規範的國際經濟競爭必然導致戰爭。(p30)

整體論三(有關階級):個人奮鬥的目標是由文化所決定的;以經濟利益作為界定階級的唯一依據是錯誤的;文化災難比經濟剝削更重要;經濟因素是重要的,但卻不是關鍵的。(p31-33)

整體論四(有關國家):國家為了社會整體利益而制訂了保護社會弱勢的法律,但也為了同樣目的制訂了有利於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律。指出國家政策的雙重性。(pp34-35

博的重要貢獻,也包括提供了分析典範與概念:1)社會鑲嵌social embeddness2)虛構商品fictitious commodities (or false commodities)(土地、勞動力、貨幣),指出生產鍊中的每個虛構商品是相互連動的;3)自律市場self-regulating,指的是供需自己達到平衡的市場,必須建立在干預之上,與「自由放任」是不同的;4double movement雙重運動(頁247-248);自律市場對社會造成傷害,社會會自行發展出保護力量。

l  博在方法論上的貢獻(Block導論摘要)

n   制度分析:以兩個基礎概念,即人的生計(livelihood of man,即人如何維持生計)以及社會如何整合不同需求,來探討制度設計。避免將現今社會運作的假設,投射到不同社會。

n   善用隱喻,譬如以「有機體病態的發展」來描述市場社會的內在問題,並以歷史來做驗證。

n   多層次的分析,包括世界經濟體系、金本位制;各國因應措施;內部社會階級的反應。

 其它討論/重要性/影響/比較

n   對於原始與古代經濟制度的興趣,旨在證明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市場只扮演從屬的角色

n   馬克斯著重於生產場域,對於「交換」略而不談;而博著重在「交換」以及其制度設計,相對的,對於勞動過程的討論太少。博認為,交換的目的包括:1)互惠;2)重分配,譬如由酋長、君主、宗教、或國家來執行;3)市場,為獲利(自利、私利)而交換。他指出,原始社會的交換不在於自利,只有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後自利才成為交換的指導原則。

n   法蘭克福學派:Offe在「解組的資本主義;disorganized captalism」一書第二章,討論到國家介入勞動時常導致失敗的原因:1)不同於一般商品,工人身為人,難以調節勞動力(出生不是為了當工人);2)勞動生產與社會再生產的過程是區隔的;3)「勞動」是必須依附在勞動者/人身上。

n   作者在每一章都提出一兩個問題,並試圖提出解答;因此此書的每一章,皆可獨立成為方法學的範例。譬如第一章,作者問,為何歐洲如此好戰的地區,會在十九世紀維持了百年的和平呢?他的分析指出,是由於high economy(高層經濟)的運作,高階人士在國際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所致,而且他們也體認到窮人是生產的來源。

對公衛政策的省思

Ø  英國1848年的公共衛生立法,可視為是國家為了因應自由經濟所造成的社會衝擊所做的回應;而且是由反對任何社會主義的自由主義人士所推動(第12章,頁246-250)。這些分析可幫助我們釐清公共衛生的定位。

Ø  公衛立法,常可看到政治社會問題被轉化為科技問題來處理。譬如貧窮與疾病問題,以都市下水道工程、環境衛生運動來因應;在細菌說時期,疾病問題被視為生物醫學問題來處理。Polanyi似乎沒有處理科學或科技專業對政策的影響?

Ø  Polanyi觀點與公衛政策分析的關連?能提出什麼樣的研究問題?譬如:什麼是「職業病」?職業病的歷史緣起為何?國家介入的目的?社會如何因應?社會如何保護勞工?


選讀章節摘要:

第三章:居住環境對進步

l  作者提問:在工業革命之前的一世紀之前,英國人民流離失所(dislocation)的原因為何?

l  英國在15世紀末至17世紀初(1485-1603)的「圈地運動」中,貴族將公有地圈圍起來,依循「經濟法則」,將耕地轉變為牧地,用以生產高利潤的羊毛,並進而引導紡織工業的建立。但農民卻流離失所、陷入貧窮,鄉村人口遞減;私人利益置於公共利益與社會正義之上。英國王室以中央政府的力量,透過政策介入,來減緩圈地運動造成的社會傷害。

l  18世紀的新圈地運動(即工業革命),生產工具越來越進步,工業貧民窟的工資比其它地區高,人口也在增加,但人民悲慘的處境卻日益惡化。作者認為,這些災難是副產品,它們共同的起源是「市場經濟」的建立,將自然與社會中的人轉變化為商品所致。

第四章:社會與經濟制度

l  作者提問:人們是為了圖利而進行市場交換嗎?從經濟人類學角度對早期社會進行考察。

l  19世紀以來「自律性市場制度」,或稱「市場經濟」,成為歸臬,指的是不依外力而只由市場價格來運作的經濟制度;亞當史密斯以來的市場經濟學者宣稱,人類進行物品的生產、交換與買賣,是被私利所驅動,這是自然稟性,也是自由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人為了最大化個人利益而行動)。

l  但作者認為,早期社會的經濟制度是由「非經濟動機」(即社會動機)所推動,人們並不是為了圖個人私利而行動;人類的經濟行為一向附屬在社會關係之下;人透過生產與交換,維持自己與社會的連結、從互惠關係中得到社會安全、獲得社會尊重、地位與威望等。

l  原始/早期社會維持生產與分配秩序的原則:

n   (1)「互惠(reciprocity)」原則、(2)「再分配(redistribution)」原則;上述兩原則須有「對稱性(symmetry)」與「集中性(centricity)」的社會結構作為前提;「再分配」制度往往被納入社會制度之中,並構成政權的一部份。

n   (3)「家計(household-ing)」原則,為了需求而生產,而不是為了圖利

l  「市場」在過去社會是重要的,但並沒有主導/控制人類社會,即使在英國重商主義時期,市場交易越熱絡,政府對市場的節制與管理卻也越嚴格。

第五章:市場制度的演進

l  作者提問:那麼,為什麼有外力節制的市場,會在19世紀轉變為「市場經濟」呢?「交易動機」(圖個人私利的動機)為何會壓倒其它原則?首先作者探討工業革命之前,「市場」的本質與起源。

l  作者認為,市場的轉變不是自然演化的,而是人為塑造的。

l  作者認為,市場的起源是「遠途貿易」,而對外貿易的主要動機來自於冒險、探勘、搶劫、戰爭等人類本性,而不是基於交易動機;即使是和平而雙邊的市場交換,也是基於互惠原則,而不是交易動機。

l  第二類是「地區性貿易/對外貿易」,本質上與上類類似,只是物品運輸無法克服地理限制。

l  第三類是「國內貿易」,作者認為,這一類貿易出現後,「競爭」才成為貿易的原則。但之前兩類不是這類貿易的前身。

n   因為國際貿易的生產面不受調節(生產量不受生產者利益調節),流動的國際資本(如外銷工業)對區域性的、非競爭性的貿易產生威脅,城鎮居民因此採取排他性的保護主義、嚴格區分「地區貿易」與「外銷/國際貿易」。這種發展促使國家出面介入,打破特權城鎮的藩籬,促使了市場國家化,催生了「國內貿易」。

n   國家的轉變:對內政治統一、中央集權;對外宣張主權;經濟層面上,以貨幣形式儲積的資本作為統一工具

n   市場臣服於社會權威(中央集權)的控制與節制之下

第六章:自律市場與虛擬的商品(勞力、土地與貨幣)

第七章:1795年的史賓翰連法

第八章:前提與結果

第十四章:市場與人

(一)     勞動市場的建立和傳統制度的摧毀

1.   契約自由(freedom of contract)破壞個人對非契約型組織的忠誠,摧毀個人間非契約的關係,以釋放個人自由。

2.   摧毀傳統制度:在原始的社會裡,「貧窮」、「飢餓」是不可能發生的,因人可自給自足。但外來的勢力摧毀這種傳統的社會結構,利用製造糧食短缺、賦稅等方式,迫使其傳統自給自足的制度瓦解。

3.   勞動市場的建立:摧毀有機社會後,勞動市場的建立就順理成章。勞工只能選擇飢餓,或在市場上出賣其勞力。十八世紀,里昂的製造商提出應以低工資僱用勞力(p.273),其提出只有飢餓的懲罰才能驅使供人努力工作。

(二)     英國之勞動運動與歷史演進

1.  史賓翰連法案:產業變遷導致農業不穩定,該法案就成為保護農村組織的護城河。鄉紳們對抗工業組織,阻礙了

   經濟的進步,但也使工業革命的衝擊得到緩衝。1834年該法案失敗,鄉紳改推動工廠法,鼓勵人們反抗工廠廠主。

2.   1826年後,英國制定法令禁止女工與童工之僱用、照護精神病患、工廠工作十小時制等均為保守社會主義及反動派的成果,延遲了英國農業的破敗。

3.   在這段期間,勞動人民並沒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在歷史背景下,勞動階級在1832年到1834年之法案逐漸被定義出來。史賓翰連制期間,勞工階級以加強推行職工法中學徒制之條款及賴特運動阻撓機器生產之落伍態度和手段來反抗工業革命,直至1840年末資本主義興盛方結束。

4.   歐文運動:歐文運動的興起,源自於人渴望成為自己的雇主,成為機器的主人,並藉由「合作的原則」和「工會」解決機器帶來的問題。其特點為:

(1) 主張用實際的態度找到正確的方法重建人的生活。(2) 歐文主義是一種工業的宗教,其信徒是勞動階級。與當時其他運動一樣,其主張以和平的手段抗爭,目的是要重建工人工作的熱誠。(3) 強調從社會角度看問題,拒絕把社會分割成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4) 人是整體的,工人所需的不只是工資,還有教育、娛樂等各方面之生活品質。(5) 歐文也是近代勞動階級領袖中第一個反對基督教的人。他對摩爾在小冊子中沽名釣譽及缺乏對現實世界的理解表示輕蔑。

5.       憲章請願運動:(1837-1848)歐文主義失敗後產生,其背景為1789-1830年歐洲的大小革命運動興盛時期,在中產階級支持下進行,經由政治性的努力,試圖經由立憲的管道影響政府。至巴黎大革命時,因反抗情緒逐漸消退,貿易浪潮提高就業機會等資本主義成果出現,憲章請願運動亦和平解散。

(三)     英國與歐陸勞動運動之異同

1.  英工人因圈地運動而離開鄉村,歐陸工人則受高工資及城市生活引誘移居城市。

2.  英之工人在文化、道德、社會地位上均墮落,但歐陸從被解放的農民變成生產工人,則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但無實質政治權,因而反抗。

3.  歐陸中產階級和勞動階級結合,共同打擊權貴;英中產階級則單獨維護自己權益。

4.  英貴族不斷吸收新興有錢人,歐陸貴族禁制子女與中產階級通婚。

5.   歐陸的勞工階級在對抗封建主義的過程中產生階級意識和社會主義,並習慣參與政治;英國工人在工會運動中獲得工業戰術與戰略,避免參與政治而得利。

6.  歐陸工人沒有經過史賓翰連制時期可恥的赤貧化,也未經歷新濟貧法的煎熬。歐陸工人主要藉由立法來達成目的,英工人較依賴工會組織的運作。歐陸的工會是政黨的產物,英政黨卻是工會的產物。

7.   經濟上歐陸與英結果相同,接藉由社會保護措施保護勞動力,阻撓市場。

5月 10, 2007

壓抑的火山 該注意了

職場疲勞,是許多工作者非常切身的問題。近幾年來政府調查數據顯示,工作者的工作壓力程度越來越高,工作缺乏保障的程度也越來越嚴重。我們年初發表在「台灣衛誌」的論文,引起了廣大迴響,值得進一步討論。 

在這研究中,我們發現職場疲勞問題的普遍性。在男性族群中,中上階層工作者與勞動階層工作者的疲勞指數並沒有太大差異;而女性族群,除了疲勞指數顯著高於男性之外,我們也發現中上階層的女性工作者疲勞指數較高。 

雖然沒有充分的實證來作確切的因果推論,但台灣婦女的勞動參與率遠低於其他國家,中下階層女性又比中上階層女性容易退出職場,職業婦女身兼多重社會角色、奔波於工作與家庭之間蠟燭兩頭燒,已是眾所皆知的現象。相較於男性,女性工作者的疲勞問題,可能與職場中缺乏家庭照顧配套政策息息相關。此外,雖然年輕人身強體壯,但我們的調查卻發現,四十五歲以下的工作者,疲勞指數顯著地高於較年長的族群。

目前台灣有關「過勞症」的職業病認定與補償爭議,大多圍繞於急性促發的心腦血管疾病,也大多侷限在勞保給付制度之下來作討論。然而,會申請勞保補償的受災勞工,大多是陷入經濟困境的勞動階層,而且,心腦血管疾病原本就好發於中高齡男性。在目前爭議中,我們很容易忽視女性族群與年輕族群的工作壓力問題,也容易忽略心腦血管疾病以外的慢性疾病問題。以疲勞指數作為監測工具,應該能幫助我們對職場工作壓力問題有更全面的理解,也較能成為早期介入的依據。 

媒體的報導,大多著重於「工時」面向的討論,但事實上此研究的主要發現是,工作者的整體勞動負荷,才是疲勞指數偏高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工時過長,的確也是導致過勞的重要因素,但事實上,工時測量本身有許多限制,除了工時數據往往低估了工作者實際投入工作的時間之外,單單從勞動時間的長度也無法反應出工作者整體的勞動負荷,包括單位時間之內的勞動密度(譬如工作速度)、勞動強度(譬如責任負荷、考核壓力),以及服務業非常普遍的情緒勞動負荷等。 

我們的調查發現,女性工作者的工時較短,但疲勞指數卻較男性高,這可能與女性工作者有較多屬打卡式、工時固定的工作型態,而男性工作族群則有較多屬責任制、工時不確定的工作有關。

除了提高社會大眾對職場疲勞問題的警覺之外,我們到底能如何因應此問題?當整體社會處於疲勞狀態,我們必須質問,是什麼樣的社會結構因素造成如此疲勞的社會?職場疲勞的社會因素可能包括哪些呢?是否這些社會結構因素真的是難以改變的時代潮流嗎? 

舉例來說,護理人力配置的不足是導致護理人員工作負荷過大、無法充分休息的主因,但護理人力的配置受到醫療政策規範,是政府政策可以具體介入的。又例如,彈性化的人事聘僱方式,包括人力外包、人力派遣、臨時聘僱,是造成工作者越來越缺乏就業保障的主因,但這個潮流卻是目前政府大力推動的政策。其實職場疲勞問題的癥結,除了與績效導向、利潤導向的管理模式有關外,也與威權式的管理模式、職場中權力不對等、工作者缺乏決策參與等因素息息相關。 

職場疲勞問題如壓抑的火山,不僅嚴重影響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也影響工作表現,戕害工作者的創造力,更影響家庭功能,弱化了市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量。當我們的社會充斥著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工作者,我們又如何期望能培育具有創造力、且具有公共參與精神的市民呢? 

在歐美國家,社會面向的工作品質越來越受到重視,包括工作自主性、職場中的決策參與、社會互信、社會互助、職場公平正義、程序民主、工作意義感、自我價值感等議題。這些概念所衍生的問卷題目,已被納入歐盟、美國、與韓國的大型官方調查中。也有不少實證研究指出,正向的職場社會關係與工作者身心健康狀態、積極的社會參與行為息息相關。我們希望在未來的調查中,也能納入這些正向工作品質的測量,促成正面積極的健康策略。 

本文發表於中國時報 2007-5-10

作者為台灣大學公衛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

導讀與討論 江東亮:《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第三版)。台北:巨流出版社,2007。 本書由臺大公衛學院前院長江東亮教授撰寫,於1999年出版,於2003年再版,再於2007年出版第三版(目前已絕版)。本書詳細介紹臺灣醫療政策的早期發展歷程,並提供豐富的歷史脈絡與統計數據,是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