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4, 2021

RBG 紀錄片 (2018)

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並稱為惡名昭彰的RBG,是美國性別平權運動的指標性人物。

1970年代,她多次以辯護律師身份,在美國最高法院進行辯護,打贏了五場訴訟,為美國性別平權運動留下重要經典判例。1993年,她被Clinton總統選派為大法官,直至2020年離世,任期長達27年。在最後十多年來,隨著美國政治生態的轉變,Ginsburg的立場從中間派偏向自由派,她支持性別平權與同志運動,後來竟成為美國流行文化的偶像人物。

這部紀錄片在2018年上映,紀錄這位神奇女性的傳奇一生。她成長於1930年代猶太人被歧視的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大學進入女學生仍為少數的康乃爾大學,在麥卡錫主義蔓延的1950年代進入了充滿性別歧視的哈佛法學院,1960年代經歷民權運動,Ginsburg一路走來一直很努力,表現優異,更幸運的是,她背後有一位深情無私而且願意支持女性的男士,讓她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全心全力投入專業。這個非比尋常的婚姻關係,從年少走到老年,非常令人感動。

影片的最後,記者問她,為何沒有在歐巴馬總統任期間(2009─2017)退休,好讓歐巴馬可以指派比較年輕的自由派人士接任大法官呢?Ginsburg沒有直接回應。這確實令人不太諒解。有人說,她原本期待Hilary Clinton接任總統,希望由Hilary選派接替者,但沒想到2017年由川普接任總統。

Ginsburg20209月,以高齡87歲在大法官任內過世。川普總統迅速在10月指派48歲的Barrett接任。川普總統任內選派3位保守派大法官,讓美國最高法院的政治生態轉向保守。

不論如何,Ginsburg成為legacy,她啟發很多女性,影響深遠。有關她的故事、傳記與影片,在英語界已有很多,在中文界也看到兩本新書,應該很值得閱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4687?loc=P_br_r0vq68ygz_D_2aabd0_B_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3901

 

9月 04, 2021

被隱形的女性

被隱形的女性

作者Caroline Criado-Perez現年37歲,英國女性主義作家、記者。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她1984年出生於巴西,父親為阿根廷裔商人,擔任英國連鎖超市的CEO,母親為英國籍護理師,全家曾住過很多國家,包括台灣。作者曾發動許多有關女性權益的社會運動,在英國應該頗有名氣。

這本書Invisible Women: Exposing data bias in a world designed to men出版於2019年,中文版出版於2020,主要在討論資料蒐集與分析中的性別缺口,以及潛藏而無所不在的性別歧視對女性的影響。作者相當博學,旁徵博引,並使用很多英語系國家讀者可能比較熟悉的文學、戲劇與歷史典故,但也有跨語言與跨文化的討論。

本書有16章,分為六大部分。各章主題與內容摘要,簡要介紹如下(*註記,與職業健康直接相關)。

第一部:日常生活

1.    鏟雪:檢視交通模式、用路目的、移動模式的性別差異。討論交通相關設施是否把行人當作優先,並考慮女性的通勤、購物與照顧負荷,然而掌管交通設計的部門,女性官員通常最少。另討論到居住環境、停車位、公共空間設計、購物需求。所謂的標準,其實隱含性別差異。

2.    小便池:從廁所談起,討論衛生設施對於女性,尤其對勞動女性的影響。另外涉及的議題包括印度的衛生設施、衛生設施不佳衍生的性別暴力問題、衛生相關產品、都市規劃、公共空間與公共交通設計衍生的人身安全問題。

第二部:工作場所

3.    漫長的星期五*:討論職場與家庭負荷。女性在職業婦女通常須負擔無酬的家務勞動與照顧責任,缺乏休閒,而職業男士大都有人在家打點生活。女性工作者通常處於低薪、高勞力付出的職位。這章引用不少工作壓力流行病學研究以及勞動統計資料。作者也討論退休後的老年貧窮問題,以及退休金制度設計對女性的影響。另外討論到各國在產假、產假薪水、親職假設計的狀況,以及制度設計上的性別歧視問題。另外也提到學術界人士的高工時文化,也提到日本公司文化。

4.   用人唯才的神話:從職場的聘任機制談起,本章討論職場用人的性別問題。首先提到紐約愛樂在1970年的訴訟之後,甄選團員過程採取blind audition(用布簾遮住試奏的應徵者),讓「唯才是用」的精神更能落實。科技業徵聘人員的過程中,有許多潛藏的歧視問題,而科技業人員的離職原因很多與性別因素有關。在學術界,女性教授常被要求從事繁瑣的行政工作,也比較容易需投入比較不受重視的教學工作與低價值工作;男性作者的論文比較被引用,男性研究者也比較會自我引用。學生對男女教授的期待差異,女老師會被期待要照顧學生的情緒狀況,即使在高階職場,也比較需要負擔「類家務勞動」,影響女性研究者的學術發展潛能。作者提及一份以RateMyProfessor.com留言進行分析的報告,呈現學生對老師的性別偏見。學校教育也存在性別差異;科學領域的女性很少。推薦信內容的性別差異。女性學者也容易內化性別歧視,出現自我貶抑心態,習於扮演謙和的角色。作者主張,職場中的人事安排要能課責,並應儘量公開透明。

5.    亨利現象(出自音樂劇窈窕淑女,比喻要求女性與男性一樣的態度)*:職場的物理環境設計,包括空調溫度,通常以男性工作者為依據。作者提到女性工作者職災與職業病風險的屬性,與男性工作者不同,差異出現在很多環節,包括產業、職務、工作環境設計、職場暴露、易感受性、體能差異、生理反應等等。

6.    比不上一隻鞋*:有關職場中的暴露問題。首先從塑化劑bisphenol A談起。本章涉及工作環境中的化學危害、派遣勞工、托育、照顧、職場暴力、醫護工作者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問題。

第三部:設計

7.     黎耕假設:有關體力的預設。相對於游耕,黎耕需要比較大的體能,需要拿舉鋤具的體力具性別差異。農業工作的性別差異。廚房設備、爐具等,與女性罹患肺部疾病的風險有關。

8.    適用男性的單一尺寸。樂器、手機、汽車、人口智慧系統、語音辨識、圖片資料庫、演算法。

9.    人山人海皆老兄。從美國擠乳器市場被Medela公司壟斷的歷史談起,談到女性專用的商品比較不受投資者重視,新興科技產品如跑步機、穿戴式設備、防止跌倒設施、改善生活的科技設施,較少考慮到性別差異,但其實女性族群的需求可能更大,例如老年獨居者女性比例較高,需求也有其特殊性。其他如機器人、虛擬實境遊戲、車輛設計、防撞設施等新產品,幾乎出自男性觀點。

 第四部份:就醫

10.  無用的藥:女性出現疾病時,遭遇的誤解、忽視甚至污名經驗。傳統醫學教育,將男性視為是人類的預設值,而女性只是在體型與生育功能上與男性有差異的生物體而已。積極檢視性別差異的醫學研究、藥物臨床試驗、疫苗研究仍屬少數。然而,女性的疾病發生、老化過程、新陳代謝均有其特殊性。自體免疫疾病,女性病患的比例佔80%。然而在醫學中,討論性別問題會被認為是不夠科學,藥物研究與教育有普遍的性別盲。

11.  楊朵症候群(Yentl是一部電影,女主角為了就學而扮男裝)。討論醫藥領域研究者與醫療體系的性別盲。女性特有的問題容易被忽視、敷衍、歧視。例子包括女性的心血管疾病、肺結核、自閉症、過動症、精神疾病、經痛、身體疼痛、受虐經驗等等。性別差異的本質被忽視。

第五部 公眾生活

12.  待利用的免費資源:有關經濟與社會政策,如國民生產毛額等經濟指標。女性的無酬勞動並沒有被記入。經濟蕭條時期,公部門節省的經費,時常轉嫁至女性工作者身上。在稅務、就業政策、兒童托育與教育政策上,性別議題無所不在。

13.  從女用皮包到男用皮夾:先從選舉中的喪屍數據(zombie stat)、青年震盪名詞談起,討論數據的真實性問題。作者指出,數據雖顯示家庭財務分配權從男性轉至女性手中,但她認為實情並非如此。在大多數家庭,男性的收入較高,男女性的消費狀況不同,從稅收指標來評估貧窮,常會掩蓋了女性特有的貧窮問題。

14.  女權正是人權:政治場域。強勢女性受到的歧視。民主制度並不公平,它歧視女性。Political abuse against women is common, Hillary Clinton is an example.

 第六部 當大事不妙

15.  誰來重建:強調女性參與權的重要性

16.  殺死你的不是天災:談災難及戰亂之中,女性的傷亡通常更為嚴重,也更容易受到暴力及不公義對待。造成傷害的,除了天災人禍,更是性別歧視的社會。

個人心得與討論:

1. 本書的優點是旁徵博引,內容很豐富,且作者本身投入社會倡議,因此在討論現象後能提出具體改進建議,從簡單的環境改善(例如增加環境安全、改善公園的設計等等)到其他比較複雜的政策制度(例如對於貧窮的界定、稅務改革)。作者引用的資料有許多直接連結至倡議網頁,相當具有行動力。

2. 不過我認為本書討論的性別不平等問題,大多與既有知識大同小異。比較具有新意的部份,應屬資訊科技與大數據分析的性別問題。書的標題也強調這部份,但其實整本書內文有關此主題的篇幅不多,有市場行銷策略之嫌。

3.本書的主要問題是,寫作結構相當凌亂,各章之間的內容相互交錯重疊,而個別章節的結構不清。另外作者引用很多英國情境與英語系國家特殊文化概念,對於不熟悉英國情境的讀者並不友善。由於並非學術性專書,因此大量引用非正式文獻,包括媒體報導、倡議團體文章,較不具嚴謹性。

讀書會討論與延伸閱讀:

1.    勞基法第49條規定女工不得於夜間工作,大法官認為違反性別平等,宣告違憲(820日公布,釋字第807號解釋)。婦女新知的官網於9/3提出聲明(https://www.awakening.org.tw/news/5629),支持釋憲案。基本上我也同意,但也不能不強調,職場安全健康不分性別的看法,也有性別盲問題,且實務上,確實讓女性勞工失去了談判籌碼。此外,夜班輪班工作型態普遍,但被IARC認為是致癌因素,且對女性的生理性傷害比較顯著,需要被關注。

2.    台灣在STEM領域的女性學生比例不高,而且逐年下降。其實整體而言,台灣投入STEM領域的學生不多,為科技發展的隱憂。

3.    學術界的性別問題,很有感。Miso 推薦Netflix影片:The Chair - At a major university, the first woman of color to become chair tries to meet the dizzying demands and high expectations of a failing English department.

4.   其他推薦:Steven EpsteinInclusion: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Medical Research,討論將不同人口(性別、種族等)納入醫學科學研究的前因後果。Epstein的書有同時反省到,應避免將人口差異化約為生理差異,而要考量健康不平等的社會根源。可以作為「被隱形的女性」醫療篇的補充。 

6月 24, 2021

勞動與健康不平等 Webinars (2021-6-23)

昨晚(6/23)參加兩個線上會議,簡短報告如下。疫情讓我們不能出國,但線上會議卻幫我們省下龐大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鼓勵大家善用這些資源,多多關心國際事務。

1.      ICOH-WOPS Webinar II

ICOH-WOPS的全名是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Work Organization & Psychosocial Factors,是「職場社會心理危害」/工作壓力研究者的重要國際性會議,目前主席是Keio University慶應大學的Akihito Shimasu教授。

這次線上由巴西學者籌劃,主題是疫情下的健康不平等,邀請最近剛出版一本專書Critical Epidemiology and the People's Health的學者Jaime Breil演講。這位學者我不認識,但看起來是拉丁美洲社會醫學運動的領導人物,演講內容非常知識論,大部分內容頗抽象,不過也呈現不少數據,應該是這本書的內容。他強調社會脈絡與社會過程,亦即social determination,才是影響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的因素;他認為重點應該要放在前者。他提到19世紀的Virchow,也批評WHO2005年成立了由英國Michael Marmot主導的CSDH並未重視上游機制,尤其過去十幾年來都不願意納入拉丁美洲觀點

這些論點和哈佛公衛學院Nancy Krieger的取徑很類似。我個人認為,批判性觀點很重要,但有時候太過抽象;重要的還是要進入並介入社會機制。社會流行病學發展了二十多年了,累積大量有關不平等的實證論文與論述,但相較於公衛的其他學門,社會流病研究究竟有多少社會影響力,其實我一直頗感懷疑。尤其是目前成為主流的長期追縱性研究,等資料收好進行分析到發表論文,很多社會情境已經改變,況且很多有關社會不平等的流行病學研究,其實未深入探討社會機制。

這次演講內容頗抽象深奧,有大概二十幾人參與,討論有點冷清。不過很高興看到一些工作壓力研究領域的熟識友人臉孔。

2.      Workplace Health Without Borders (WHWB) Webinar

WHWB是加拿大學者主導的NGO,關注全球性的職業健康問題。https://www.whwb.org/wwosh/

本次演講以童工為主題,邀請ILO前副主席Kari Tapiola(芬蘭籍)以及ILO目前負責童工問題的Bejamin Smith(瑞士籍)演講。講者同意分享其投影片:https://app.box.com/s/qq0ifar4wfzbsddfyxf04j2sxy79iyg5

消除童工是ILO長年來的工作重點之一。全球童工問題雖有改善,但疫情衝擊讓很多兒童輟學,流入勞動市場。大部分童工在農業部門,且大部分為家庭工作者,少部分為受僱者。

ILO是否要求會員國禁止使用童工(binding or not),一直有很多爭論;歐美國家認為兒童勞動是剝削;但有些國家反對,主張在家長監督下,兒童勞動是可以的,部分是為了生計,部分也是傳統。

本次演講的重點放在「全球生產鍊」(global supply chain)中的童工問題,以及ILO如何透過「負責任的採購」(responsible sourcing practices),作為督促供應商(suppliers)及購買者(buyers)注意童工問題的策略。講者特別提到20134月發生在孟加拉的成衣廠倒塌事件,造成上千名女工死亡,這個重大工安事件後來對於全球生產鍊的勞動安全管理有很大影響,從軟性規範進化到強制規範。

Kari回顧19113月發生在紐約市中心的Triangle Factory fire,也是成衣廠,死傷勞工也都是女工。同年10ILO成立,成為歷史最悠久的全球性國際組織。

WHWB進行了不少研究案,以下是2019年一名加拿大記者Marco Oved的報導。他到西非Burkino Faso and Ghana,調查加拿大人經營的手工礦場(artisanal mining)的勞動與職安問題。主要目的是希望消費者瞭解,手中的黃金是如何來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0i0xSIw6Q0

另外有人討論到美國最近的司法判決,有關雀巢Nestle與嘉吉Gargill公司向西非國家採購可可,生產鍊中,有涉及童工與奴工問題。美國法院認定這兩家公司並未違法,理由是犯罪事件沒有發生在美國境內。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57522186

這個會議有高達七十多人參與,討論熱烈。職業健康研究與實務很重要,而且可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國際同好,非常有回饋。鼓勵年輕人多多參與公衛與職安相關的國際事務,投入有意義的工作。

6月 20, 2021

孤獨世紀 The Lonely Century

這本書在2020年上市,英文版有很多版本,中文版則在2021年3月出版,主要在探討孤獨的社會現象,尤其是在疫情蔓延的當代。作者分析孤獨感蔓延的原因,以及孤獨造成的社會後果,其一是人們的身心健康,其二是民主政治。

作者Noreena Hertz是英國人,1967年生,曾祖父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英國的猶太教領袖(chief Rabbi)。她18歲就從大學畢業,23歲取得MBA,之後曾在世界銀行工作,為許多國家提供專業諮詢,1997年三十歲取得經濟學與商業博士學位,之後進入學術界,但同時也是企業顧問、作家、趨勢分析學家、講者等等。出版很多暢銷書,個人網頁(https://noreena.com/)使用許多社交軟體(LinkedIn, FB, IG, tweet, youtube),看來很積極行銷。

作者為何對「孤獨」這個議題有興趣?她在受訪時提到,是基於三個機緣,其一,是在大學校園裡發現很多大學生很孤單,也發現不少學生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其二,是在研究右翼民粹運動時,發現很多民粹運動支持者普遍有孤獨感,覺得自己被社會遺忘、被排除,而民粹政治人物能打動他們的原因,是讓他們在政治活動中找到社群感,她認為這現象和傳統的政治運動支持者很不一樣;其三,是自己使用Amazon Alexa虛擬助理的經驗,感覺自己被機器人陪伴,讓她思索寂寞社會下的寂寞產業。

本書共十一章,以下概要介紹本書章節結構與簡要內容。 


第一至三章,談整體的孤獨現象。

1. 『這是孤獨世紀』:作者首先從購買來的友誼談起。她認為寂寞不只在講求個人主義的西方國家很普遍,也是全球問題。書中提到日本監獄的老年人,有很高比例是為了逃避孤獨生活,為了進入監獄而故意犯罪。在當代,孤獨,是帶著社會汙名的,孤獨的人通常不願意承認。

2. 『孤獨會殺人』:談孤獨對身心健康的影響;造成心理健康問題,也造成身體健康問題,包括失智、癌症;即使短期的孤立,也可能帶來長遠的影響。這是社會流病的研究主題,有關社會支持、社會網絡、社會資本等等,有很多實證研究。

3. 『孤獨的老鼠』:作者引用老鼠實驗,發現被單獨關起來的老鼠較會產生攻擊行為,因此推論孤獨會導致對立與仇恨情緒。她引用實證資料,論證越孤立者,越容易對社會產生敵意,也越容易支持民粹政治,尤其是以「身份認同」、「社群感」、「看見你們」為口號的民粹政治人物

第四到六章,談社區、社會環境,以及網路與社群媒體帶來的影響。

4. 孤獨的城市』:作者從觀察與實證研究回顧,談都市人越來越普遍的獨居生活,以及這樣生活狀況帶來的社會狀況。

5. 零接觸時代』:談數位經濟、服務業的自動化帶來的影響,尤其是疫情下的經濟模式。作者談到建築、都市設計、公共設施帶來的排擠,以及對人們帶來的孤立與敵意。如何改變,本章強調社區的物理環境、都市規劃(例如巴塞隆納)、在地商業、與陌生人的互動的重要性,也提到很多政府可以介入的策略。

6. 我們的螢幕,我們的自我』:談社群媒體的影響,尤其對青少年的影響,也提到政府應該如何規範。

第七及第八章,談職場中的孤獨感。

7.一個人的辦公室』:「辦公室輪用制」、「不固定座位」、「在家工作」、「遠距工作」、「長時間工作」等型態,如何影響工作者的社會心理乃至於身心健康狀態?開放式空間,真的能增進社會互動與協作嗎?作者提出有趣的看法,她認為,增加物理上的接觸,對於創造社群精神至為重要。

8.數位之鞭』:這篇談到「虛擬面試」利用人工智慧與演算法,進行聘用評估;也談到數位科技如何監控員工,甚至有科技公司在員工手上植入晶片(這已經不是小說情節);本章後段平台經濟與自動化趨勢下的工作者處境。 

第九及第十章,談現代人情感世界的的孤獨以及科技介入的影響。

9.『性、愛、機器人』:孤獨的工程師付錢購買女人擁抱,而不是為了性;Amazon開發的虛擬助理Alexa能撫慰人心,讓類對於無命的機器產生了眷戀,她預言在不久的未來,社交機器人將成為寂寞經濟的新興產品。

10. 『孤獨經濟』:真正的在地產業與社區,正在被「商業化社群」取代,包括商業包裝出來的社區、工作室、以及近年來快速成長的共居空間。但這些真的有幫助嗎?

11. 最後一章,標題是『世界快要瓦解,我們必須團結』:作者提出一些建議,呼籲社會大眾對這個問題提高警覺 because loneliness is bad for health, bad for productivity, bad for democracy;鼓勵人們維持友善;要重視居住的社區,尤其應支持在地商業與在地商家,因為商業活動是社區活動的重心(anchors of the community);政府政策應思考如何扶持有助於社區發展的在地產業;雇主與員工要在職場建立社群感,要支持工會;政府政策要保護低薪者、自僱者、零工經濟者,另外要建立社會信任,本章提到紐西蘭Ardern總理的政策,文末也提到臺灣的電子化審議民主。

評論與問題

1.  本書很有趣,但作者對於「孤獨」的定義,其實很鬆散而隨意。例如老鼠實驗出現的攻擊行為,究竟是因為孤獨?還是因為被監禁與失去自由?為什麼孤獨一定是有害健康?我們的時代以及社會,是怎麼去建構出孤獨是一種負面的、不應安處的狀態」? 自主的孤獨與被迫的孤獨,應該要被區分(這是讀書會朋友提出的)。

2. 「孤獨感」的社會分布與成因?

3. 資訊科技與社群媒體,如何改變人們的工作?大量使用社群媒體會導致孤獨嗎?如何證明因果關係?機制是什麼?受哪些因素影響(使用者的使用行為、動機與心態、使用者互動的社群是否僅是虛擬還是與真實世界的社會互動重疊、是否受到監控,等等)。

4. 工作中的孤獨感(相對社群感)如何測量?已有哪些實證調查研究?如何進行跨族群比較?如何確認這些工作特質對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因果關係?

5.  臺灣相對於日本、西方國家或其他東亞國家,有關職場中的孤獨感或社群感,以及帶來的身心健康影響,可能有什麼獨特性?

延伸閱讀:

「無緣社會」。日本NHK的報導文學(中文版2014年出版;台北市立圖書館有藏書)。本書的副標題是無血緣(家庭關係疏離)、無社緣(職場社會關係瓦解)、無地緣(社區消失)。關注日本高齡化社會的疏離問題,除了孤獨面對老死處境的老人,也關注忙碌工作之外沒有社會生活的中年族群,還有不停上網互動卻萬分孤獨的青年族群。這些人都很正常,都很努力生活,卻落入心理上極度孤單的處境。這本書與伴隨的紀錄片非常令人震撼。日本社會似乎孤獨問題相當普遍,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顯著的民粹政治,因此上述Hertz推論孤獨會助長民粹政治,似乎不太成立。

「家鄉裡的異鄉人:美國右派的憤怒與哀愁」(中文版2020年出版,作者Hochchild很有名,提出情緒勞動理論的社會學家)。她深入美國deep south,採訪支持川普的「右派白人」。這些川粉有憤怒,但並沒有「孤獨」問題,所以Hertz的推論缺乏依據。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很好,尤其作者年紀很大了,還這樣做研究,令人敬佩。

 「麥蒂為何而跑:一個典型青少年的私密掙扎與死亡悲劇」(中文版2018年出版)。以2013年一件19歲女生自殺事件談起。她是美國長春藤大學的新鮮人,資優生又是體育健將,漂亮且人緣又好,卻突然自殺,看來是受完美主義之類。這本書我沒有讀過,看書介覺得很沉重。

 

桑德爾:成功的反思、功績的暴政(2020)

桑德爾(Michael Sandel)是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寫過很多暢銷書,開授有關「正義」的課程很轟動,被譽為當代重要的思想家。
  本書出版於2020年九月。當年五月美國發生非裔男子Floyd遭白人警察壓頸致死事件,COVID19疫情慘烈,而總統大選在11月舉行,民主黨希拉蕊與共和黨川普在各地造勢,國內政治混亂,社會對立嚴重。這本書試圖分析,為何美國社會如此分裂?事實上,從20161月英國公投 脫歐,當年11月美國選出川普總統,在政治社會科學領域,有關民主制度為何衰退、民粹政治為何當道、選民為何反智反菁英反多元文化,就已成為重要議題。

民主衰敗、民粹政治興起,其實並不是美國社會獨有,而是當代全球現象。而為何民主制度衰敗,有各種分析角度。有人從社會地位所損角度,分析排外、反多元文化、反體制情緒;也有人從全球化、經濟不平等、科技革命角度,分析中產與勞動階層民眾的反撲;也有人認為社會孤立與疏離,加上資訊科技造就無接觸產業,讓孤獨感蔓延,成為民粹主義的溫床,例如「孤獨世紀」作者。
桑德爾認為各種分析都有道理,但並未檢視問題核心。他認為,獨尊「功績」merit(本書翻譯為才德)的社會文化與制度安排,也就是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功績的暴政」(the tyranny of merit),才是民粹政治的起源。在「功績主義」(meritocracy)之下,「績優者」包括學業成績優秀的、高薪的、高社會地位的人,以理所當然的姿態佔據社會重要位置,而落後者不僅被排除,還在道德層面上被鄙視被羞辱,形成「屈辱政治」。「努力就能成功」的意識形態也助長個人主義而忽略結構性困境,讓績優者相信自己的優勢是應得的,而落後者的失敗是因為個人不努力,這樣的思維鞏固不平等、破壞社會團結、造成社會對立。
書中提到,美國與英國原本中間偏左的政黨轉向,轉以知識與科技菁英姿態出現,仰賴科技官僚與菁英治理,且過於放任市場,這樣轉變在1990年代之後加劇,對傳統藍領支持者帶來很大影響。

本書對歐巴馬政府(2008~2016)與2016年代表民主黨參選的希拉蕊女士有嚴厲批評,批評他們以知識菁英自居,與勞動階層距離遙遠。尤其歐巴馬對金融業的紓困政策引發來自左右派的民意大反撲,而受傷最大的是自由派與中間偏左的政黨。
面對政府治理失能、社會極度對立,桑德爾認為潛藏的傲慢菁英心態是問題核心,這是主流政黨、技術官僚與優勢者不應規避的道德責任。他認為,政治人物若要贏回民心,必須認真看待那些看似非理性甚至仇恨心態背後錯綜複雜但情有可原的不滿情緒,而非嘲弄譏諷為偏狹、反智、民族主義。
本書第六章討論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尤其長春藤名校、百大)在鞏固「才德霸權」中的角色。他首先回顧哈佛大學的招生機制如何在二十世紀前半期從封閉的世襲與特定身份制,轉變為改採學術評估測驗(也就是SAT的由來)。當時的校長Conant展開「英才革命」,要求學校依據學生的「才能」而非家庭背景來挑選學生。在現今,人們對於教育制度的普遍看法是,希望由國家建立能確保學習機會平等的公共教育體制,再從中挑選出努力又用功、具備良好能力與德行的學生,不論其出身背景,給予進階教育,讓他們成為社會領袖。基於「才德」原則的招生制度,類似「唯才是用」、「選賢舉能」信念,有助於打破高等教育資源被富裕階層壟斷的狀況,有助於促進階級流動。這是很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應該也是社會共識。
然而桑德爾指出,依據學生的merit來篩選學生造成問題,可歸納如下:
1. merit作為依據的招生機制,只是將原來以財富為依據的不平等,改為依據merit的不平等。趕走了世襲菁英,卻迎來擁有merit的知識菁英,即使後者的組成較為多元,但仍是菁英階層。
2. 即便是看似公平的徵選制度,不論是SAT、運動表現、社團參與等等,仍是擁有社會資源的優勢者較得利。
3. 以大學教育試圖降低社會不平等,桑德爾認為效果有限。他指出,依據德行(包括過去的學業成績、學測、多元表現等等)來決定誰可以進入頂尖大學,並非高等教育的目的。即便是努力改良,讓這個徵選制度更公平,但還是沒有回應菁英主義與文憑主義問題。桑德爾認為,不論大學招生制度如何修改或如何降低就學上的經濟障礙,若維持「菁英教育」邏輯,就是在助長「才德暴政」,只會鞏固不平等。並不是說大學教育沒有價值,而是大學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幫助弱勢者「翻身」;勞動者需要的不是「學歷」或更多教育,而是勞動尊嚴。
4. 大學招生機制以及菁英思維之下,擠入窄門的競賽中,家長焦慮,成長中的青少年更受到傷害。他提到哈佛大學學生心力枯竭的狀況,像是「戰鬥營的茫然倖存者」,令人心酸。在這章,作者提到這本書,談的是美國富裕家庭孩子的成就壓力與心理疾病問題https://www.amazon.com/Price-Privilege....../dp/006059585X 。這個問題,在台大可能也很嚴重,尤其是在高度競爭的學門。整個社會要檢討名校狂熱、成就偏執對帶來的傷害。
第七章討論到勞動者的尊嚴。作者指出,美國太重視高等菁英教育,而不夠重視勞動階層需要的教育,包括技術技能以及職場中的公民教育。他認為,打破「功績霸權」的途徑之一,是重視勞動階層的尊嚴,不僅是合理薪資,更重要的是工作尊嚴。這章引用Case and Deaton的研究,發現美國未取得大學學歷的勞動階層正在經歷「絕望死」(death of despair)流行,包括藥物濫用、自殺、酒精濫用造成的肝病,人數快速增加。這本書在2020年出版,應該也值得閱讀。https://press.princeton.edu/....../deaths-of-despair...... 
2016年的總統大選,川普在絕望死比例最高的區域表現最佳。桑德爾指出,菁英份子(包括歐巴馬、希拉蕊與他們的治理團隊)並沒有看到這些問題,犯了嚴重的「階級盲」,沒有看到勞動階層的挫折,還時常用不屑的口吻嘲笑別人沒有知識,是「一籃可悲的傢伙」(a basket of deplorables),把人們對傲慢菁英的憤怒,看成不過是性別歧視、同志歧視、排外、排伊斯蘭。
在唯有讀書高、高度重視文憑的社會,我們確實應時時反省,思考高階層者所領取的薪資及享受的福利,是否反應實質的社會貢獻,還是文憑主義下的回饋。

不過meritocracy真的錯了嗎?功績不是僅限於學業表現,也展現在各行各業。merit若能真正反應一個人的認真敬業狀況,而社會制度鼓勵人們在各個領域努力,而且尊重多元領域,而非僅限於學校成績表現,這有什麼不對嗎?依據meritocracy精神,讓最有能力而不是最有背景的人取得社會重要位置,這有什麼問題嗎?
例如,英國首相Theresa May2016年曾發表過一場演講,就強調要讓英國成為「功績主義」國家(I want Britain to be the world’s great meritocracy – a country where everyone has a fair chance to go as far as their talent and their hard work will allow…I want Britain to be a place where advantage is based on merit not privilege; where it’s your talent and hard work that matter, not where you were born, who your parents are or what your accent sounds like )。 功績主義meritocracy,是極具正當性的論述。
然而早在1958年,英國社會學家Michael Young在他的反烏托邦認為這樣的制度會造成菁英傲慢。Michael Sandel認同,並深入闡述這個看法,他指出,「努力就能成功」的個人主義意識形態,對社會團結帶來的破壞。他進一步指出「教育」與「工作」是兩個應該聚焦的領域:要留意並避免菁英傲慢以及學歷偏見帶來的傷害;應該保障工作者,給予合理待遇與勞動尊嚴;要思考的是如何建立有益於共善、能促進社會平等的社會制度。
 
推薦本書,也推薦作者的Ted短講,很有力,也很感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wckuxa9hw


後記:這本書出版於美國總統川普爭取連任的競選期間,美國國內充斥著「民粹政治」困境。作者的焦慮,一定程度也反應著美國知識界人士的集體焦慮。在美國,知識份子受到社會普羅大眾反撲甚至被集體迫害的歷史記憶相對較少,但在共產主義國家卻非常多。




   

教出殺人犯 (2023)

  作者 Okamoto Shigeki 岡本茂樹 (1958-2015) 是立命館大學社會系的教授。 人為何會犯罪?為何出現失序行為如暴力、霸凌他人、吸毒、偷竊、殺人、自殺?如何讓失序者改過進而更生?如何讓人走出犯罪情緒?這些,是本書關注的議題。 岡本教授認為,人的失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