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27, 2021

走過美援與環保運動時期的環保官員:莊進源回憶錄

莊進源先生擔任環境衛生部門公職人員長達四十幾年。他在1950年投入公部門,曾經歷過美援時期,並曾在臺灣解嚴前後環保運動最蓬勃的時期,擔任過環保部門的重要首長職務,直到1991年(65歲)退休。

這本回憶錄由莊先生親筆撰寫,2012年由前衛出版社出版,當時他已87歲。本書記錄他從小到大的人生經歷與回憶,包括成長於日治時期的青少年經歷與社會觀察、經歷二二八事件與身份認同的轉變、戰後公務員生涯、台灣仍在聯合國時期擔任政府科技官員的國際活動等等。他曾經歷過的長官包括高玉樹、李登輝、李國鼎等人。

本書內容豐富有趣,可從中看到臺灣社會變遷、1950年代以來環境衛生制度的發展歷程,與公務員在體制內的能動性。本書並以內部參與者角度,為臺灣環境衛生政策發展留下珍貴的一手紀錄。

【日治時期】

莊進源先生出生於1926年,當時是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父親為宜蘭太平山地區的巡察(警察)。日治時期的臺灣警察,被賦予管理民眾生活的政治權威。莊先生還記得父親的制服、配刀,以及這個職務伴隨的紀律與執法威望。書裡也提到1930年霧社事件對警察的影響,尤其在原住民人數眾多的宜蘭山區,警察成為高度戒備的人員。

小學時期,他就讀宜蘭小學校,成績不錯,卻在中學考試時因臺灣人身份而受到差別待遇。小學畢業後,他隻身前往台北,棲身在遠親家中,在台北商工(現在的開南商工)以半工半讀及自學方式,先通過檢定取得高中畢業資格,再以18歲年紀通過總督府普通文官考試,成為日治時期總督府的公務員。

【戰後:從農村衛生、工業衛生,到環境保護】

戰後改朝換代,他輾轉進入台大化工系就讀,1947年228事件發生時,已是21歲的台大學生。1950年(24歲),他取得高考化工科考試及格資格,成為中華民國的公務員。

進入政府部門之初,莊先生擔任化工分析人員。1955年,臺灣省衛生處在美援資助下成立「台灣省環境衛生實驗所」。莊先生在因緣際會下進入這個新成立的單位。

省環境衛生實驗所的任務是配合農復會(美援單位)與省政府衛生處,負責推動農村環境衛生的改善,工作包括環境衛生調查、環境衛生工程的規劃、掘井建廁、興建糞便處理衛生工程、人員培訓等等。

莊先生在1956年到臺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接受短期課程訓練、1958年獲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赴日本東京國立公眾衛生院及國立京都大學工學研究院進修,取得衛生工程碩士。之後,他陸續接任環境衛生部門主管職務,負責的業務從農業時期的糞便、水肥、廁所、飲水、病媒蚊防治等問題,到快速工業化之後產生的垃圾、工業污染、環境污染等問題。他曾擔任過的重要職務包括:台北市衛生局科長、台北市在1967年成為直轄市後成立「環境清潔處」擔任科長、1971年衛生署成立後設置「環境衛生處」擔任處長、1982年衛生署將該處升格為「環境保護局」擔任首任局長

臺灣在一九七〇年代,因為快速工業化與「客廳即工廠」等政策,大小工廠林立於社區與農村,工業污染問題快速出現。此時期也是環境保護立法期。衛生署環境衛生處推動大量環境保護法案,包括《飲用水管理條例》(1972)、《廢棄物清理法》(1974)、《水污染防治法》(1974)與《空氣污染防制法》(1975)等。臺灣省政府也在1974年在省建設廳下成立「水污染防治所」,掌理水污染防治計畫。進入一九八〇年代,公害污染爭議更為頻繁,重要事件包括新竹李長榮化工廠案(1981)、大里三晃農藥工廠案(1984)、台電核四廠案(1986)、鹿港杜邦二氧化鈦廠案(1987)、中油五輕廠案(1987)及台塑六輕廠案(1987)。

在此時期,莊先生擔任環境衛生主管單位的主管,從衛生署「環境衛生處」處長(1972-1982)到衛生署「環境保護局」局長(1982-1987),是環境衛生政策的重要參與者及決策者。然而書中也提及,他在公部門工作初期看到的腐敗與缺乏效率問題,時常感受到的壓抑與不得志。

1987年環境保護署成立,1991年退休。

【少女的祈禱】

台灣垃圾車的配樂為什麼是「少女的祈禱」?起源為何眾說紛紜,甚至有一位美國學者在2019年出版的論文還以此大作文章。根據莊先生的說法,這是他在擔任台北市衛生局科長時,聽從妻子建議下而指定的。


3月 14, 2021

言語暴力

這本書在1992年出版,看起來是歷久彌新的暢銷書  。The verbally abusive relationship – how to recognize it and how to respond. Patricia Evans. 1992, 1996, 2010. 中文版,遠流,2018。


作者專職於人際溝通,她將累積多年的諮商經驗整理成書,揭露並分析家庭關係中的言語暴力型態,並指出受害者的普遍心態,包括:姑息、困惑、自責、憂鬱。

言語暴力是人類文化的一部份,每個社會都存在暴力文化,展現的方式有些外顯,有些幽微,可能出現在私領域,也可能出現在公領域。

婚姻或親密關係中出現的言語暴力,通常隱密性高,因此除了親密關係中的兩方之外,外人很難看見。也因為如此,當施暴者在公領域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或擁有良好的社會人際關係時,受害者的經驗與感受,往往較難被他人採信或同情。婚姻諮商師不見得具有性別意識,若諮商師無法辨識父權文化對受害者的壓迫,則可能在諮商過程中讓性別關係中的不平等更加惡化。

在性別關係之中,言語暴力的受害者大多數是女姓。然而男性也可能是婚姻關係中的言語暴力受害者,而當男性作為受害者,他們的處境會更難以啟齒,且更難以被同理。

而不論是在私領域或公領域,言語暴力的本質,都與權力與控制慾有關。言語暴力是一種試圖壓抑與控制別人的手段,表現的方式很多元,包括批評、貶損、嘲笑、奚落、刻意作對、拒絕溝通,或以高傲態度對待別人。想要支配別人的人,時常也是具虐待型人格特質的人,往往無法以同理心去理解他人處境,而同理心,恰恰是和諧人際關係的最重要基礎。

言語暴力的受害者必須能辨識言語暴力的存在,也就是要能辨識危害,並應盡量跳脫情境,客觀分析人際互動關係中的權力不平等與壓迫關係,看見自身處境,並試圖從受害情境中脫身。

本書對親密關係中的言語暴力問題提出深入的描述與分析。本書觀點,也適合拿來分析親子關係中的衝突,或職場中的關係霸凌問題

互相尊重、不用言語傷害別人、能辨識危害並保護自己,是應該學習的功課。

3月 06, 2021

獨舞者的樂章:林絲緞

林絲緞,是我高中時期聽過的名字,應該是透過林懷民的文字介紹而認識的。當時已是1980年代,距離林絲緞身為人體模特兒而造成社會轟動事件的1960年代已有大概二十年光景。

看了公視這部紀錄片, 《獨舞者的樂章》,才知道林絲緞之後投入舞蹈社會教育,而且有意識地以舞蹈作為介入社會的媒介,讓一般婦女、身心障礙人士、兒童、學生,都能在舞蹈中感受身體的律動以及藝術帶來的喜悅,並從中獲得自信心。舞蹈不再是藝術圈或上流階級的高雅嗜好,而是落實社會平權的方法。

這部紀錄片由林絲緞的兒子李立劭拍攝,紀錄自己的媽媽媽從十八歲少女長成八十歲老婆婆的一生。很有意義,也很感人。

林絲緞成為人體模特兒,是在民風保守的1950年代末期至1960年代初期。其實台灣在日治時期的西洋美術發展運動中,裸露的女體畫與人體雕塑是頗常見的,例如雕塑家黃水木的甘泉水就是傑作。即便在物資困頓的1930年代,台灣藝術家仍產量驚人,是藝術創作者的黃金時期。然而戰後政權轉換,裸露的人體畫成為社會禁忌,人體模特兒更是中國禮教無法接受的傷風敗俗職業。在狹縫中求發展的畫家仍積極尋求人體模特兒,他們的熱切,感動了這位年輕女生。藝術圈的呵護與熱情,應該也相當程度保護並鼓舞了飽受社會汙名與歧視的林絲緞。

1961年,林絲緞以模特兒身分,主動舉辦第一屆人物美術展覽會,反客為主的舉動,造成極大轟動,當年她才21歲。1965年,林絲緞再舉辦人體攝影展。她認為藝術不是只是畫家、雕塑家、攝影家的事,也是模特兒的事。真是非常非常勇敢而有自覺的女性。台灣的美術發展歷史應該紀錄這一段。台灣的婦運發展史,也應該記錄這位勇敢女性的事蹟。

片中提到楊英風等藝術家,也採訪撰寫「日據時期台灣美術運動史」的謝里法與婦運前輩李元貞。影片提到當年師大校園與和平東路附近生活點滴,讓人倍感親切。

教出殺人犯 (2023)

  作者 Okamoto Shigeki 岡本茂樹 (1958-2015) 是立命館大學社會系的教授。 人為何會犯罪?為何出現失序行為如暴力、霸凌他人、吸毒、偷竊、殺人、自殺?如何讓失序者改過進而更生?如何讓人走出犯罪情緒?這些,是本書關注的議題。 岡本教授認為,人的失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