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16, 2022

再見啦白宮(2022)觀影心得

這部紀錄片,紀錄一段發生在臺灣但少為人知的公衛研究。

這是19671973期間,由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周田(Bacon Chow)博士主導,透過「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NAMRU-2)、農復會等機構協助,加上美援的支助,於雲林縣水林鄉14個村落進行的營養學研究計畫。該研究執行了六年,目的是探討婦女懷孕期間的營養攝取量與品質,尤其是蛋白質攝取狀況,對嬰幼兒的發育與心智行為發展造成影響。

這部影片的導演李建成老師在偶然機緣下,發現自己的父親曾參與此研究,進而開始挖掘在地歷史。

影片紀錄了導演挖掘這段歷史及蒐集珍貴檔案資料的過程,也記錄著當年青春年華的工作者而如今已成華髮老者的回憶。長輩們在五十年之後重聚,透過導演的穿針引線,重新建立連結。影片中可看到五十年前台灣農村生活景象,也可見到半個世紀之後長輩們的互動,導演眼中的他們圍繞在親情友情與鄉愁之中,很真摯感人。



從公衛發展史的觀點來看,這部紀錄片是個觸媒,可讓我們進一步探討更多有趣的公衛議題。以下先整理一些軸線:

1. 周田教授 (Prof. Bacon Field Chow)

研究計畫主持人本身令人很好奇。根據網頁搜尋到的資料,周田1909年出生於中國福州,1925(16)前往美國就讀U of Illinois,為中國二十世紀前期的公費留美學生。他在1929(20)取得學士學位,1932(23)歲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他在1936年首先分離出抗體,之後又分離出腦下垂體賀爾蒙。在1930年代曾返回中國任職,1949年返回美國,成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學院生化研究領域的教授,學術專長在於孕產婦與幼兒的營養研究。1973年九月於任內過世(63)。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檔案室有The Bacon Chow Collection專區,保存有資料10箱,內容包含其專業與私人信件、研究筆記、研究資料、手稿、論文、照片、影音紀錄等等,而其中有很多資料與雲林水林研究有關。

2.  雲林水林研究

1952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學院周田教授開始進行老鼠實驗,發現母鼠於懷孕期間的營養攝取狀況會影響子代鼠的發育與行為發展。他在幾年的評估後,選定臺灣雲林水林地區進行社區研究。研究於1967年開始,為期6年,針對14個村落中的懷孕婦女數百人進行雙盲實驗對照研究法,實驗組給予高蛋白質飲品,而對照組則給予口味一樣但不含蛋白質的飲品,並從懷孕期至生產後至幼兒21個月大的不同階段,進行各種測量,包括發展指標、生化檢體檢驗等等。過程中招募數十位公衛護士擔任工作人員,計畫的在地負責人為翁義雄先生,之後移居美國。

3.  美援研究與社區發展

美方在雲林水林興建新穎房舍,內部配置先進的設備設施,且用高於行情的薪資聘僱當地人,而有幸進入美援機構任職的經理、工作人員與護理人員,不僅很滿意薪資與工作環境,高度認同自己的工作,彼此間也建立緊密的社會關係,但他們並不瞭解這個工作計畫的真實目的,喝著營養品、被蒐集檢體、被觀察測量與記錄的孕婦與兒童們至今也不瞭解計畫的目的。回顧五十年前這個盛大的研究,但其過程與成果似乎並未與社區產生實質連結。

另外,從導演搜尋資料的歷程可發現,對於這段歷史,台灣幾乎全無資料,而美國研究機構對於歷史資料的重視與保存工作很令人讚佩。深切覺得,科學研究不僅要與社會產生更多連結,也要對歷史產生連結。

導演李建成老師(左五)、邱清華教授(右七)、章樂綺博士(右六)、陳保中教授(右八)、陳娟瑜教授(左三)、筆者(左四)於2022年10月16日合影於台大公衛學院201教室

資料來源:

  1. 紐約時報訃文Obituary https://www.nytimes.com/1973/09/28/archives/bacon-chow-63-e-biochemist-dies-professor-helped-to-isolate-first.html
  2.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https://medicalarchives.jhmi.edu/collection/bacon-chow-collection/
  3.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影片:Dr. Chow’s lottery, Metabolic Ward for Nutrition Research, Sui-Lin, Taiwan, 1969 (8:42) https://youtu.be/ohIx7ezL5C4
  4.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影片:A mother's diet and her baby's future / produced by Film Division, Naval Medical School, National Naval Medical Center, 1972 (23:13) https://youtu.be/a6_Ua0b5H6s

 

5月 10, 2022

貧窮的成因:《絕望者之歌》的觀點

如何解釋窮人的不幸處境?成因為何?這是JD Vance在他的暢銷回憶錄《鄉巴佬的輓歌》(Hillbilly Elegy,中譯:絕望者之歌)裡,提出的核心問題,而他對這個提問的回答是,窮人應該自我反省與自我培力,而不是怪罪別人或訴諸於社會不公。

雖然他同意全球化、產業外移與經濟不安全,加劇了美國窮人與貧窮社區的弱勢處境,但他在書裏明確指出,貧窮者缺乏自主管理的能力、不負責任、缺乏動力,而這些社會文化問題,在他看來,才是貧窮的主因。

Vance的自傳很精采,具體描述了美國白人窮人的生活困境。整體而言,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很真摯感人,也很寫實,指出許多難解的社會問題。書中也提到很多健康問題,包括心理疾病、止痛藥濫用、藥癮,以及因為喝太多含糖的碳酸飲料mountian dew而導致的嚴重牙病。但從社會與健康觀點來看,我不完全同意他對於貧困與社會不平等問題的分析。

Vance的分析,相當符合美國傳統的道德思想,也就是個人主義,將個人視為是自身命運的主人。在他看來,貧窮的原因是窮人心性狀況不佳,包括軟弱、缺乏動機、工作態度不佳、自暴自棄。他用「習得的無助」(learned hopelessness)來理解這種心態,並以貧困族群較為普遍的「不良童年經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來解釋這種現象,譬如小時候遭遇家暴、家庭衝突、貧窮、家長犯罪、使用毒品等等。他說,貧窮族群普遍缺乏「能動性」(agency),人們對自己的生活沒有控制感,沒辦法掌控自己的人生、缺乏動力,時常怪罪別人,包括政府。在他看來,這種心理狀態讓人們無法向上流動,而一再陷入悲慘的處境。

那麼,窮人該如何克服這些困境?他開出的處方是,提供關懷與愛、建立人格榜樣、提供良好的教育與指導、勤奮工作、強化家庭支持、強化個人責任感。這本自傳,也就是他自己,就是一個範例。以上,我也同意,但我比較不認同的是,作者不認為公共政策可以改變窮人的處境。在他看來,貧窮和貧困社區的社會衰敗,比較是社會文化面向的問題,他認為公共政策難以幫助窮人,因此也認為民眾不應一味地指責政府(包括歐巴馬政府)。

但我認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那樣心智能力堅強,不平等的社會,並不只是個人問題,而是牽涉許多社會結構與權力不平等問題。例如mountain dew導致的牙病,是基礎建設不足(汽水比乾淨的飲用水還便宜)與產業利益(百事可樂公司傾銷)糾葛的問題;例如止痛劑濫用,衍生的成癮與毒品問題,更是藥廠、醫藥界與政府缺乏管制下的產物。貧窮者身受其害,卻又被譴責,很不公平。

搜尋了幾篇評論和書評。Flaskerud這篇評論很不錯。她是UCLA護理學教授,屬社會人類學背景。她反對Vance的觀點,並引用Zuberi (2006)的書,指出良好的福利政策和社會保護政策,對勞動者的健康福祉非常重要。她並引用「文化生態理論」(Cultural Ecology Theory)來解釋文化觀(價值觀、信仰、態度、行為、道德、倫理、意識形態),認為人們的文化觀,其實受到底層的經濟結構(經濟機會、權力差異、資源等)與中層的社會結構(社會地位、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家庭結構、社會網絡)的影響。她認為,經濟基礎很重要,要回應貧窮問題,必須先改變社會經濟結構,才有可能改變上層的文化或信念體系。這篇評論很值得參考。

Flaskerud, J. H. (2019). American Values, Social Policy, Health and Well-Being. 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 40(5), 452-455 


4月 17, 2022

白垃圾

本書White trash: the 400-year untold history of class in America作者Nancy Isenberg,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她從社會歷史脈絡,分析美國自建國以來四百年間,統治菁英階層對貧窮白人根深蒂固的階級歧視。

本書出版於2016年夏天,正值川普投入總統選舉活動正熾之際。作者也預言川普當選,所以後來總統大選結果揭曉之後,本書立即成為菁英階層理解川普旋風與弱勢白人文化的重要參考,作者也成為媒體邀訪的對象。

本書強調,美國的貧窮白人一直受到歧視,被視為工具,甚至是可被拋棄的廢物。從英國殖民者前來美洲之後,統治者與底層勞動階層之間的鴻溝就一直都存在,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消弱。

閱讀本書時,腦中一直浮現Hillary Clinton在總統競選期間批評川粉是 「一籠子可悲的人」(basket of deplorables)的神態。她這個發言很具殺傷力。

作者雖然嚴厲批評美國菁英階層的虛偽與傲慢,但作者本身似乎並不喜歡白垃圾,其實立場也頗鮮明。

本書並不好閱讀,需要很多有關美國社會的先備知識,尤其書中引用大量影片、電視劇、戲劇、小說、歷史事件甚至是流行文化材料,對於不熟悉美國文化的讀者而言,因為缺乏背景說明,導致許多內容並不易理解。另外,我覺得本書的寫作結構頗有問題,邏輯奇怪且不太嚴謹,有一些段落相當不通順(有可能是翻譯的問題)。不過對於一些重要議題,例如Palin被推出來擔任副總統候選人所反應的共和黨政治考量,以及柯林頓總統在1990年代爆發白宮實習生性愛醜聞時所受到的攻擊,作者提出有趣的社會階層分析觀點,相當精彩有趣。

1月 18, 2022

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Death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絕望死

作者Anne CaseAngus Deaton為配偶關係,兩位均為美國Princeton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Deaton 2015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年七十,主要的貢獻在於消費、貧窮與福利的分析。本書撰寫於2014-2019年間,出版於201910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兩位經濟學家跨足社會流行病學,對美國重要的社會與健康問題提出觀察與分析,並試圖提出解方。

本書探討的主題是,為何在過去二十年來,美國人的自殺、藥物過量以及酒精性肝病死亡率顯著上升?這些死因的上升,作者稱之為「絕望死」(deaths of despair),為何主要發生在沒有學士學位的非西語系白人(non-Hispanic white)?作者回顧文獻,發現美國白人勞動階層普遍認為社會制度在歧視白人。

有關美國社會不平等,近年來已有許多研究與著作。尤其在201611月川普贏得總統大選之後,白人勞動階層的社會處境與與民粹政治興起,儼然成為當代美國社會研究的顯學。本書關注的是死亡率與社會心理健康問題,使用大量人口健康數據,為其獨特性。

作者認為,對於勞動階層而言,工作是型塑生活常規的重要基礎,而美國白人勞動階層的就業品質持續惡化、工資長期衰退,許多原有穩定工作的中產階級被勞動市場拋出,遭遇前所未有的社會階級下滑處境。本書指出,就業狀況惡化除了造成收入損失,也對工作者的尊嚴、身份認同帶來傷害,更使人們在婚姻、家庭與社群關係上遭受歧視。社會心理層面的傷害對於中年男性的影響更為顯著。

為何就業狀況持續惡化?作者認為,全球化、產業外移、去工業化、自動化,確實扮演一定角色,但這些趨勢同樣發生在其他富裕國家。美國問題特別嚴重,是因為美國的社會制度特別不公平。作者認為,制度設計讓少數人從中獲利,對勞動階層帶來不公。

簡言之,作者認為絕望死的背後,是人們對生活與工作失去意義感。這是這個時代的普遍問題,似乎不限於美國。

有關健康不平等問題,美國有其特殊性。本書第13章對美國醫療體系與醫療產業有嚴厲批判,作者認為醫療產業與制度設計圖利醫院、醫師、醫療設備製造商與藥廠,忽視窮人福祉,藥廠甚至積極向醫師與病人推銷危險藥品(鴉片類藥物),而帶來極大公衛災難。

該怎麼做?作者在最後一章強調,要矯正的是不道德的社會機制(例如竊盜、尋租、醫療製藥產業的營利行為、企業內部一些有害的作法例如逃避雇主責任及使用非法移工等等)。他們強調,應該著眼於「顯而易見的不義」,也就是大多數人都能同意的不義;即便缺乏完整論述,只要提出具體的改革主張,便能消除一些不義。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認為「不平等」是根本問題;他們認為「根本問題是不義」(原文為injustice,本書中文翻譯不一致,有時譯為不公平);因此,他們主張應該要規範尋租與掠奪行為(也就是明顯不道德或犯罪行為),但他們反對財富重分配。作者要大家關注個別制度的細節,而不是整體社會結構(詳見最後一章),這個觀點我覺得似有問題。

本書最後一章提到的制度包括:醫療照顧、公司治理、市場壟斷、工資政策、各種合法與非法的尋租行為、對處方藥物的規範等等。作者認為,要「避免過度依賴一個比較強大的安全網」,他們認為「社會安全網只是像OK繃」(這點我很不同意);作者也反對全民基本收入,認為「UBI降低人們工作意願,使他們不再有尋找有價工作的壓力,他們的人生機會將會因此受損」(這個我也不太同意);他們主張工資補貼與適當提高基本薪資,以創造就業機會;檢討專利制度並主張公開透明,來制衡不當的遊說與尋租行為。

本書討論最多的「沒有大學學位」與健康不平等的關係,雖然作者使用大量圖表闡述「沒有大學學位」伴隨的問題,但弔詭的是,作者並沒有對大學教育或教育政策提出明確主張。不過仍可發現作者反對大學教育的普及,他們認為「為所有人提供免費大學教育的成本將極其高昂」、「擁有大學學位無法免除自動化、全球化的衝擊」,建議可效法德國的技職教育等等。最後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的未來仍是樂觀的,就如同書名「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從社會流病觀點來看,本書很科普,雖然科普書本來就不能拿學術著作的標準來檢視,但作者僅使用「大學學位有無」作為全書分析的重點,不斷使用大量數據來描述社會現象,雖然有趣,但明顯不夠深入,也未闡述「大學學位」的意義(一直到本書最後一章才呈現作者對這些社會現象的看法)。

這本科普書的作者之一,在2015年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頗具份量,所以2019年本書一出版就成了暢銷書。他們提出的「絕望死」一詞,目前已成為社會論述的專有名詞,也已滲入很多學術論文的討論中,相當具影響力。然而我覺得本書充滿自由派經濟學家觀點,尤其對照作者2015年出版的「財富大逃亡」,反對市場干預的自由派立場相當鮮明。雖然提出很有趣的觀察,但最後一章的結論似有很多問題,並未檢視美國不平等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結構因素。在解方方面,我認為頗有問題。

本書內容簡述

本書分四部份,共16章。以下為各章內容的簡要概述:

第一部:歷史脈絡(趨勢回顧、現象描述,為描述性流行病學)

1      歷史脈絡。本章說明美國在二十世紀間人口健康的巨大成就。如圖1.1顯示,美國45-54歲的白人男女性死亡率在此世紀間呈現大幅下降趨勢。作者認為,可歸功於經濟發展、科技與醫療進步、公衛建設等等。



2      美夢破碎。本章說明二十世紀末期至2017年間,美國人口健康指標的變化與地理分布,聚焦於45-54歲的非西語系白人,主要重點如下。作者也在本章末討論「年齡效應」(age effect)及「世代效應」(cohort effect)的差異,及外部成因(環境)與內部成因(人們的偏好與價值)

2.1        45-54歲的非西語系白人死亡率(所有死因)發生逆轉而上的趨勢,如圖2.1所示(男女合計)。若予預期趨勢相較,




2.2     美國整體族群的預期壽命在2014年之後出現下降趨勢

2.2      45-54歲的非西語系白人的全死因死亡率上升,如下圖,出現在居民教育程度較低的州。


3       絕望致死。本章以媒體報導的案例作為引言,說明酗酒、藥物濫用、自殺三種死因的連結。近年的趨勢,主要影響中年白人,且都與當事人的心理痛苦有關,不過作者也指出,這三種死因不足以解釋美國整體族群的死亡率上升,另有其他原因,他認為與45-54歲的非西語系白人的心臟病死亡率上升有關,如下圖(男女合計,為年齡調整後心臟病死亡率),而後者與抽菸、高血壓、肥胖、未服藥控制有關。作者在本章末並提到,45歲以下的白人族群的情況也在惡化。



第二部:戰場剖析(分析性流行病學)

4      高低教育程度者的生與死。

4.1      作者首先呈現教育程度較低的(肯塔基州)45-54歲非西語系白人的「絕望死」死亡率,接著提出解釋。以圖顯示,男女性呈現同樣趨勢。

4.2       教育對生活的意義。在當代,學歷帶來的社會分化日益顯著,不僅在職場與收入,也在住宅、消費行為、婚姻、家庭。

4.3     功績制度(meritocracy)的影響。本節提到Michael Young1959年出版的書,他預言功績制度會帶來社會災難:「圍繞著國家支出分配的討價還價,是才智的較量,落敗的必定是弱勢族群,他們最聰明的孩子流向敵營;弱勢族群中的成功者會離開」。Michael Sandel指出同樣的問題,「功績制度的贏家會認為自己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努力,且會認為落敗者是自己不努力」,大學教育,成為製造社會對立的溫床。美國在2019年爆發大學入學醜聞,揭露菁英階層的腐敗,以及功績制度的不公平。

4.4      世代效應。作者透過分析,指出越後來的世代,低教育族群的絕望死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的現象越顯著。



5       黑人與白人之死。大概在2000年之後,45-54歲的白人低學歷組的絕望死死亡率快速增加,超過黑人,如下圖所示(已調整年齡)。2017年黑人低學歷組的絕望死也快速上升,主要是2017年後芬太尼濫用的結果。黑人的自殺死亡率,過去一直遠低於白人(約為14),但藥癮問題嚴重。本章後段討論黑人族群藥癮問題的各種論點。


6.  在生者的健康狀況。不只是絕望死的死亡率上升,疾病率也在上升,包括自評健康、疼痛、精神受苦、日常生活困難、無法工作、社會孤立。

6.1      健康不佳,在低教育勞動階層的非西語系白人較嚴重;而且越後來的世代,低學歷族群的健康越差。

6.2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 (悲傷、緊張、不安、絕望、沒有價值、每一件事都很費力),顯示非西語系白人的低學歷組,在中年時的心理健康較差,而且越後來的世代,此現象越顯著,如下圖。但在高學歷組並不顯著。其他健康指標、工作能力,也有相同現象。



7       疼痛之苦與疼痛之謎。疼痛是自殺的重要風險,而生理的疼痛與社會的疼痛,有類似神經認知機制。

7.1         美國疼痛問題的異常現象:中年人比老年人嚴重。

7.2         非西語系白人疼痛的地域分布,與絕望死的分布密切相關。

7.3         非西語系白人疼痛的世代分析:顯示越後來的世代,低學歷組的疼痛越嚴重。


7.4         為何低學歷組的疼痛增加?肥胖、工作狀況惡化、社會受苦、失能;沒有明確答案。

8      自殺、濫藥與酗酒:都是個人行為問題,與絕望感有關,源自於社會失序。這三種死因,在2017年造成15.8萬人死亡,而車禍死亡人數為4.01萬人,1.9萬人死於兇殺。

8.1      自殺的危險因子:疼痛、健康不佳、社會孤立、社會信任感下降、失去工作、缺乏家庭、缺乏宗教… 自殺死亡率的分布與趨勢,與疼痛相似

8.2      飲酒:與學歷、年齡、世代有明顯相關。以圖呈現美國白人的飲酒狀況,顯示年紀越高,飲酒量越少,但比較後面的世代,低學歷族群的飲酒量較高。本章末提及俄羅斯與東歐國家的高自殺死亡率問題,並指出美國白人也進入同樣困境。

9     鴉片類藥物危機-本章描述美國鴉片類止痛藥氾濫的過程,指出製藥產業、醫界、行政部門與法律的腐敗,是這場災難的共犯。本章很深入有趣。

9.1     1990年開始,疼痛專家(疼痛醫學會)開始呼籲醫師重視病人的疼痛問題,宣傳疼痛的恐怖,並主張鴉片類藥物很安全,強力推銷藥物

9.2     1995年,FDA核准普渡藥廠發明的鴉片類藥物OxyCotin;病人滿意度很好;2011年,濫用問題浮現;普渡藥廠改版,以避免濫用,但同時卻延長專利

9.3      2016年,美國國會通過Ensuring patient access and effective drug enforcement act,實際的作用是,讓美國緝毒局無法阻止鴉片藥物繼續氾濫

9.4      由於合法的處方藥變得較難取得,非法的海洛因快速填補成癮者的需求;2017年,另一種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開始流行,原料由墨西哥及中國進口。

第三部:絕望死與經濟有何關係

10    似是而非:貧困、所得與大衰退。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後導致的金融危機,之後,絕望死快速增加。作者分析許多資料,他們提出以下主張:,

10.1     貧困不是主要原因;

10.2     不平等也不是主要原因;

10.3     經濟崩潰也不是主要原因。

10.4     本書主張:教育程度較低的白人勞動階層因工作受到破壞,逐漸失去過去曾經享有的生活方式,進而破壞了社會生活與社會結構,導致絕望感

11    就業兩極化:本書最主要的主張。

可觀察到非西語系白人男性的低學位族群薪資日益低落,與高學位族群的差距日益惡化。

下圖聚焦於25~54歲非西語系白人的男女性就業比例,可觀察到高學歷女性的就業率已超越低學位男性。




12    家庭生活差距擴大:婚姻、生育、社會參與(投票率、工會、社群媒體、宗教),對生活的評價

第四部:資本主義為什麼辜負了那麼多人

13       美國醫療如何傷害美國人

14       資本主義、移民、機器人與中國

15       企業、消費者與勞工

16       該怎麼做?本章應該才是重點,但內容頗鬆散,評論寫在前面。

1月 16, 2022

一本珍貴的史料專書:高木友枝1911年報告書

高木友枝:開創醫學研究風氣的醫學校校長

1902年,高木友枝(1858-1943)接任總督府醫學校第二任校長,至1915年卸任,任期達十三年。

來台之前,高木友枝曾擔任多家醫院院長,並曾參與鼠疫、霍亂、癩病、結核病等疾病研究與防治工作。甲午戰爭期間擔任陸軍檢疫所事務官,期間製造霍亂血清,成功治療霍亂患者。1897年,高木友枝代表日本參與萬國會議,之後至德國科霍研究所進行兩年研究。1901年臺灣爆發鼠疫大流行,高木友枝在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邀請下,來台參與鼠疫防疫工作。

高木友枝接任醫學校校長後創立「臺灣醫學會」,並發行《臺灣醫學會雜誌》,以促進臺灣醫療人員間交流、傳遞醫學新知。高木友枝亦鼓勵教員以休職方式赴德國留學,投入研究、發表論文,並以論文取得醫學博士,大開臺灣醫界學術研究風氣。

1909年,「臺灣總督府研究所」成立,由高木友枝擔任所長,研究所技師均由醫學校教職員兼任。高木友枝也參與總督府警務、衛生、防疫與醫政等衛生行政相關事務。』(以上,節錄自:拓墾與傳承,巨流出版社,第31頁)

1911年,高木友枝赴德國德勒斯登參加萬國衛生博覽會,同年以德文發表專書,標題為《臺灣島的衛生條件》(Die hygienischen verhaltnisse der insel Formosa, im auftrage des generalgouvernements Formosa),可於線上閱讀全文https://archive.org/details/diehygienischenv00form/page/n10/mode/2up(查閱日期01/16/2022。本書232頁,詳細記載日本治台十六年後的公衛成就,包括臺灣人口健康的變化以及各種公衛體系軟硬體建設,並附有許多珍貴歷史照片。

本書周烒明教授的籌劃下,交由Mary Nagle Wessling 節錄後翻譯為英文後2016出版,書名The foundation of public health systems in Formosa。之後再由周烒明教授委請林靜靜博士翻譯為中文版;之後再在由謝博生教授取得周教授授權,於2017年由臺大景福會景福醫訊雜誌社出版,書名為臺灣公衛體系的基礎》。本書並未對外販售,目前也已絕版。




















教出殺人犯 (2023)

  作者 Okamoto Shigeki 岡本茂樹 (1958-2015) 是立命館大學社會系的教授。 人為何會犯罪?為何出現失序行為如暴力、霸凌他人、吸毒、偷竊、殺人、自殺?如何讓失序者改過進而更生?如何讓人走出犯罪情緒?這些,是本書關注的議題。 岡本教授認為,人的失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