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1, 2018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外行人的讀書筆記


邁可‧桑德爾。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ssues in Politics) 

本書的英文版出版於2005年,中文版出版於2014年,收錄美國著名政治學者桑德爾(Michael Sandel)發表於1980年代至2005年間的文章共30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探討的是美國選舉政治中「道德」論述的角色;第二部分收錄作者多篇公共政策評論,主要針對商品化與生命倫理等問題;第三部分則檢視政治哲學的演化,並提出作者的看法。本書出版時,美國剛經歷911恐攻事件不久,愛國主義高漲,連任的小布希總統於20033月發動伊拉克戰爭。

第一部分「美國公民生活」

13~7章寫於柯林頓總統任內(1993-2001),第2章則發表於1988年。在這幾章中,作者指出,美國當代政治人物缺乏堅強厚實的道德價值,除了訴諸愛國主義、基督教信仰與家庭價值,鮮少提出能打動人心的公共論述,因而無法滿足美國人對於道德與心靈的渴望。以下概述各章內容,並提出我的讀後心得。

1章發表的時間約在1994年,此時民主黨柯林頓剛當選總統,結束長達12年的共和黨執政期(雷根、老布希)。作者指出,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即使在許多政策議題上有不同看法,但均強調「自由觀」。然而作者認為,光是「自由觀」是不足的,他認為美國當代政治論述太過重視程序上的公正公平(所謂的程序共和),卻欠缺實質的道德論述、忽略公民德行的養成;在經濟政策的討論上,只聚焦在繁榮或公平,而忽略經濟制度對公民德行的影響。他認為,經濟制度的設計,應該要能促進民主政治必要的公民自我治理能力。他批評,進步人士只關注個人自由的保障,卻刻意在價值與道德上維持「中立」、不願介入社群意識與共善價值,而造成道德論述的空洞化。他回顧美國政治發展歷史中曾以道德論述為基礎的政治改革運動,包括十九世紀後期的廢奴運動、1920年代的進步時期,以及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並分析公民論述如何退位、民主黨如何錯失改革契機。他認為,政治論述除了自由觀之外,更重要的是,需有培養民眾自我治理的政治環境,讓民眾對公共事務有一定的認知並能激發道德使命,成為具共善美德的公民。

2章發表於1988年,此時共和黨的雷根總統任期剛結束,再由共和黨布希總統贏得執政權。本章分析的是,為何民主黨人在雷根執政8年之後,依然出現敗給共和黨的「政治災難」。作者認為,主因之一是,民主黨的政策論述未對公民自理與社群問題提出令人信服的言論。他對民主黨提出建議,包括(63~65):應學習如何表達自我治理與社群觀念(他建議向雷根總統學習如何吸納不同的道德觀,第56~57)、應改善政治體制讓地方社群有更大的公共事務參與角色、應進行經濟結構的改革以改善階層上的對立、並應將道德與宗教融入公共生活。

34章發表於1996年總統大選前後,此次選舉柯林頓總統順利連任。作者指出,柯林頓總統能善用「道德論述」,尤其強調兒童的道德問題,透過強化父權論述,避免父權主義的反對。此次大選,民主黨輕鬆打敗傳統以來很會利用道德論述的共和黨人。

5章有關禮貌問題,發表於1996年柯林頓總統連任之後。當時政壇上出現的粗鄙言論,引發公共討論。作者認為,光談「禮貌問題」是不夠的,如此反會忽略政策爭議的本質。美國出現許多倡議道德與社群意識的團體,對此現象,作者認為,真的要重振社群精神,就必須正面對抗蠶食社會結構的經濟與文化力量,包括不受拘束的市場經濟。

6章發表於1998年,正當柯林頓總統因性醜聞而受到國會彈劾之時。作者將此彈劾事件與1974年尼克森總統因水門案受國會彈劾作比較,在尼克森被彈劾時,作者為國會記者。此篇比較是個人回憶與心情抒發文,主要的結論是,當時的公民社會受到比較強大的震撼,而柯林頓事件雖引發兩黨對立,但事件本身並不重要。

7章談到1960年代甘迺迪總統曾號召公民情懷,對美國人帶來的希望。作者呼籲,民主黨人應該學期甘迺迪作法,吸收共和黨人的強項(打擊犯罪、關心福利政策的負面影響),並強化道德論述。

我的評論:

1.      上述文章雖然主軸一致,但結構卻缺乏連貫性,其實是雜文集。作者對話的對象都是民主黨人(例如,讓民主黨人得以重振雄風,成為進步政黨,云云。頁65)。我的疑問是,為何只對民主黨人對話?作為一般讀者的美國民眾或台灣讀者,為何要關心民主黨人如何重振雄風?僅對政黨及政治人物作呼籲,真的有助於民主政治嗎?社群意識,要交由政治人物來形塑嗎?作者在這些文章中討論的論點,有太過菁英政治取向的問題。

2.      政治論述為何空洞無物?政治人物為何提不出深刻的道德或價值論述?此現象在現今的美國,應該比之前更加嚴重。例如現任總統川普的語言(讓美國再度強大),可說是粗鄙文化的典型,政策論述全然以美國經濟利益為考量,卻能成功獲取多數選民的支持。在現今的台灣,也是如此(粗鄙語言被視為直率不做作)。此現象反映的,可能是公民素質的不足,也可能是民眾對政治論述的懷疑。有關公民素質,與教育制度的工具化與自利傾向,以及作者在之後章節談到的[商品化]思維,應很有關係。有關對政治論述的懷疑,是來自經驗尤其是自詡進步的政黨,卻在取得權力後背離原先口說的價值。背叛感,可能也是民眾不再相信道德論述的原因。

3.      作者對於應如何改革不公平的政體或不正義的經濟結構,或是應如何提升社群意識,提出的看法太過泛泛之談,例如,對於該強調什麼道德或價值,或該採取什麼行動,其實未見具體主張或策略。

4.      此部分文章非常美國取向,設定的讀者是美國人,而且是民主黨人;討論的議題也是十幾年前的政治,若不熟悉美國當時的政治或社會脈絡,可能不容易理解作者主張。令人好奇的是,為何如此美國的書,竟能在台灣成為暢銷書?

第二部分 公共政策中的道德與政治爭辯

8~14章討論商品化問題,與作者後來出版的「錢買不到的東西」內容類似,強調商品化會造成社會危害(例如社會不平等的加劇),更會助長道德層面的腐敗。作者認為,後者更需關注。
8章,作者對於美國各州快速擴張的樂透彩政策提出批評。他認為此政策助長金錢遊戲,造成道德的腐敗。他也提到,反對樂透彩的人士時常僅強調社會危害問題,刻意迴避道德問題,但他認為,如此反而造成公共道德更受貶抑。台灣的觀光賭場(所謂博弈產業)的政策論述,也可觀察到國、民兩黨政策論述的道德棄守--只要有錢賺、能發展經濟就是好政策。

9章,有關侵入校園的商業廣告,包括由企業贊助的教材以及商業廣告,作者持反對態度,他認為,商業利益會侵蝕學生的思辨能力。

10章,作者對於結合商業手法的「政策行銷」,也採取反對態度。他認為,政策與商業行銷混為一談,把公民視為顧客,將貶低公共領域的尊嚴與權威。

11章,有關運動產業的商業化問題。職業球隊,是公民認同的來源,但也是一樁生意。作者的提問是,在高度商業化的職業運動產業,如何讓凝聚社群情感的球隊,得以免除商業勢力的勒索?如何讓社區的民眾擁有球隊的掌控權?此議題,不就與公司的民主治理問題類似?後者關心的,是如何讓私人企業不僅是資本家與股東的企業,也是工作者可掌控的企業。作者對此問題的思考與政策想像,很具挑戰性,不過社會共鳴可能不高。

12章,討論名人或歷史遺物的商業化。例如,拍賣甘迺迪總統的日記或內衣,有何不妥?作者認為,此作為的適當與否,取決於物品的屬性,但至少有兩點問題值得注意,一是,將屬於公共的物品私有化,二是,將私人物品公開化。

13章,作者對於美國大學盛行的「資優獎學金」制度提出看法。美國的高等教育學費昂貴,常春藤名校都是私立的。自1980年代以來,「資優獎學金」快速增加,成為許多頂尖大學競爭優秀學生的工具。此問題,美國與台灣的社會脈絡差異很大。與美國不同的是,台灣一線大學是公立的,學費便宜,不太需要用「資優獎學金」來吸引學生入學;反而是私立高中與二線大學,比較常見以[資優生免學雜費]來招攬學生。這樣的招生手法,有什麼問題嗎?作者認為,若我們將教育機構視為是追求真理、培育公民道德的場所,市場化做法,就可能對教育精神造成腐化。以此類推,大學以提高薪資作為招募優良學者的手段,也有問題嗎?研究績效獎金,不就是以金錢鼓勵研究?也會造成腐敗問題嗎?作者的論點,在現今高度商業化的大學環境,如何引起共鳴?

14 章談的是,應該允許付費的汙染權嗎?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汙染總量管制,是經濟學家提出的政策手段。亦即,固定地理範圍之內的汙染者,可透過市場機制,與其他汙染者交換汙染額度,如此可達成整體污染總量管制的目的,並且提高污染防治的效率。但作者認為此類政策任人厭惡,原因有三:(1)富裕者得以花錢來規避責任,造成不平等;(2)使汙染行為正當化為事業成本而免除其汙名;(3)侵蝕共同責任感(付錢請別人來做)。可衍生的是,鄰避設施的安親睦鄰補助、對危險工作的「危險加給」制度、夜班輪班工作的加給,不都是採取這樣的邏輯嗎?在道德上,有何問題?

對於上述章節,我很認同作者看法,然而,如何具體說明道德問題,是一大挑戰;此外,政策論述太過道德取向,其實容易遭受批評;例如所謂「正義之士」,時常是負面多於正面;高舉道德之旗,更容易遭受嚴厲檢視與批評。
  
第三部分非常政治哲學,其實看不太懂,在此就不自曝其短了。

10月 15, 2018

哈瑪斯之子—恐怖組織頭號叛徒的告白

本書2010年在美國以英文出版,中文版於2013年出版。作者摩薩,1978年出生於約旦河西岸,父親是伊斯蘭教教長,其父在巴勒斯坦社群中擁有崇高地位,也是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創立者之一。摩薩從小受父親影響,他筆下描述的父親,具有宗教情懷,尊重並善待妻子,熱愛家人與同胞,是個具有道德與勇氣的人。

摩薩在1996年高中即將畢業之時因為購槍,被以色列政府囚禁;在獄中數個月期間,受到不少折磨與驚嚇,隨即被以色列國安局人員以軟硬兼施的手法,吸收成為以色列間諜。

摩薩的間諜生涯,從1997年持續到2004年年底。在這段期間,他貼身參與父親的武裝工作,親身經歷許多事件,包括以巴間不間斷的衝突、談判。摩薩替以色列國安局工作的期間,自己也經歷劇烈的認同轉變---從伊斯蘭成為基督徒、從認同父親到認同以色列與美國。2007年年初,他在以色列國安局的協助下赴美,半年後向美國政府申請政治庇護;2008年,他主動向以色列記者揭露自己的間諜經歷;2010年,這本與一位美國記者合著的書出版,當時以巴衝突不斷,此書一出版立即成為美國書市的暢銷書。

閱讀此書最主要的收穫,是對以巴衝突的內幕有更多的了解,包括巴勒斯坦人的悲慘處境、無權無勢的平民如何被自己的同胞欺凌、政治人物如何利用戰亂獲取自身政治與經濟利益、如何製造新聞操弄國際輿論、以色列如何全面監控與分化,當然也包含間諜工作的實作。對此重大國際紛爭,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歷史資料。

從社會心理層面來看,這本間諜告白,也讓人思索著「間諜」或「特務」這種工作的特質對工作者的影響。基本上,這種工作充滿欺瞞、背叛、告密、並從中謀取暴利。那些人容易被吸收?應該是熱衷於錢財、權力、社會地位的人,以及認同混亂或尚未穩固或沒有清楚信念的人。那些人特別會被鎖定?當然是決策圈內部、決策者身旁的人(阿奇補充,政治越威權與腐敗,越容易有間諜的存在)

本書後半部分,作者不斷闡述他對基督教的見解,讓一本揭露中東政治社會衝突的個人生命史,成為基督教傳教書,我認為是一大敗筆。作者似乎認為以巴衝突可以透過基督教教義來化解,這點我頗難以認同;他對伊斯蘭的許多負面評論也令人有點不安,我想他所批評的激進伊斯蘭,應該無法代表所有伊斯蘭吧?

Amazon網站上的讀者評論很多,其中有不少負評,包括上述,他對宗教的偏頗見解、不當以宗教來解釋本質為政治衝突的中東問題。另外也包括:認為作者英文文字能力不佳、故事敘述流於流水帳、缺乏真實人性的描述、認為作者認同加害者(以色列)、認為作者誇大吹噓自己在以色列國安局的角色、指出本書有不少內容不符合事實或不合理、認為作者過度迎合美國主流論述、認為作者高調揭露對於仍在巴基斯坦的家人造成傷害。作者身為間諜的道德問題,包括從中獲利的事實,也是被質疑的。有些評論者認為,本書有不少是虛構。負評很多,會不會太過頭了呢?

我同意大部分負評,但也覺得不應這麼嚴厲。畢竟作者自己撰寫的傳記,本來就會有選擇性詮釋,所有自傳不都是如此嗎?作者並不完美,不應苛求他要堅強勇敢又有智慧。作者作為巴勒斯坦人,身處哈瑪斯核心,在父親的光環下,應有許多來自外在與內在的困頓。作者的經歷令人同情,也很精彩,是很有價值的一本書。我想對於作者自身而言,書寫本身,也是反省與心理療癒的歷程吧?

教出殺人犯 (2023)

  作者 Okamoto Shigeki 岡本茂樹 (1958-2015) 是立命館大學社會系的教授。 人為何會犯罪?為何出現失序行為如暴力、霸凌他人、吸毒、偷竊、殺人、自殺?如何讓失序者改過進而更生?如何讓人走出犯罪情緒?這些,是本書關注的議題。 岡本教授認為,人的失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