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問題】本書探討的主題是,為何在過去二十年來,美國人的自殺、藥物過量以及酒精性肝病死亡率顯著上升?這些死因的上升,作者稱之為「絕望死」(deaths of despair),為何主要發生在沒有學士學位的非西語系白人(non-Hispanic white)?有關美國社會不平等,近年來已有許多研究與著作。尤其在2016年11月川普贏得總統大選之後,白人勞動階層的社會處境與與民粹政治興起,儼然成為當代美國社會研究的顯學。作者回顧文獻,發現美國白人勞動階層普遍認為社會制度在歧視白人(這也是川普總統吸引的族群)。
【研究方法】本書關注的健康指標,是死亡率與心理健康問題。他們使用大量人口健康數據做為分析材料。研究資料的信效度,可進一步檢視。
【對健康不平等成因的解釋】本書討論最多的是「沒有大學學位」與健康不平等的關係。作者認為,對於勞動階層而言,工作是型塑生活常規的重要基礎,而美國白人勞動階層的就業品質持續惡化、工資長期衰退,許多原有穩定工作的中產階級被勞動市場拋出,遭遇前所未有的社會階級下滑處境。本書指出,就業狀況惡化除了造成收入損失,也對工作者的尊嚴、身份認同帶來傷害,更使人們在婚姻、家庭與社群關係上遭受歧視。社會心理層面的傷害對於中年男性的影響更為顯著。
為何就業狀況持續惡化?作者認為,全球化、產業外移、去工業化、自動化,確實扮演一定角色,但這些趨勢同樣發生在其他富裕國家。他們認為,美國問題特別嚴重,是因為美國社會制度特別不公平。制度設計讓少數人從中獲利,對勞動階層帶來不公平。
有關健康不平等問題,美國有特殊的公衛問題。本書第13章便特別針對鴉片類止痛藥物濫用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作者嚴厲批判美國醫療體系與醫療產業的一些不道德行為,認為某些制度設計圖利醫院、醫師、醫療設備製造商與藥廠,忽視窮人福祉,藥廠甚至積極向醫師與病人推銷危險藥品,帶來極大公衛災難。
簡言之,作者認為絕望死的背後,是人們對生活與工作失去意義感,以及某些特別不恰當的社會制度與運作行為。
【政策建議】該怎麼做?作者在最後一章強調,要矯正的是不道德的社會機制(例如竊盜、尋租、醫療製藥產業的營利行為、企業內部一些有害的作法,例如逃避雇主責任及使用非法移工等等)。他們強調,應該著眼於「顯而易見的不義」,也就是大多數人都能同意的不義;即便缺乏完整論述,只要提出具體的改革主張,便能消除一些不義。他們主張應該要規範尋租(rent seeking)與掠奪行為(也就是明顯的不道德或犯罪行為),但他們反對財富重分配。作者要大家關注個別制度的細節,而不是整體社會結構。
本書最後一章提到的制度包括:醫療照顧、公司治理、市場壟斷、工資政策、各種合法與非法的尋租行為、對處方藥物的規範等等。
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作者認為,要「避免過度依賴一個比較強大的安全網」,他們認為「社會安全網只是像OK繃」;作者也反對全民基本收入,認為「UBI降低人們工作意願,使他們不再有尋找有價工作的壓力,他們的人生機會將會因此受損…」;他們主張工資補貼與適當提高基本薪資,以創造就業機會;檢討專利制度並主張公開透明,來制衡不當的遊說與尋租行為。
雖然作者使用大量圖表,闡述「沒有大學學位」伴隨的問題,但弔詭的是,作者並沒有對大學教育或教育政策提出明確主張。不過仍可發現作者反對大學教育的普及,他們認為「為所有人提供免費大學教育的成本將極其高昂」、「擁有大學學位無法免除自動化、全球化的衝擊」,建議可效法德國的技職教育等等。最後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的未來仍是樂觀的,就如同書名「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我的評論】本書屬於科普書籍,對象是一般社會大眾,因此並未呈現研究分析方法、測量工具等內容,不能拿學術著作的標準來檢視。然而,作者僅使用「大學學位有無」作為全書分析的重點,不斷使用大量數據來描述社會現象,雖然有趣,但明顯不夠深入。作者也未闡述「大學學位」在美國社會的意義(一直到本書最後一章才呈現作者對這些社會現象的看法)。
Deaton在2015年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頗具份量,所以本書在2019年一出版就成了暢銷書。他們提出的「絕望死」一詞已成為社會論述的專有名詞,也已滲入很多學術論文的討論中,相當具影響力。本書作者提出的自由派經濟學家觀點,與先前2015年出版的「財富大逃亡」一書相當一致,均強力支持自由市場、反對福利國家政策。
本書內容簡述
本書分四部份,共16章。以下為各章內容的簡要概述:
第一部:歷史脈絡(趨勢回顧、現象描述,為描述性流行病學)
1 歷史脈絡。本章說明美國在二十世紀間人口健康的巨大成就。如圖1.1顯示,美國45-54歲的白人男女性死亡率在此世紀間呈現大幅下降趨勢。作者認為,可歸功於經濟發展、科技與醫療進步、公衛建設等等。
2 美夢破碎。本章說明二十世紀末期至2017年間,美國人口健康指標的變化與地理分布,聚焦於45-54歲的非西語系白人,主要重點如下。作者也在本章末討論「年齡效應」(age effect)及「世代效應」(cohort effect)的差異,及外部成因(環境)與內部成因(人們的偏好與價值)。
2.1 45-54歲的非西語系白人死亡率(所有死因)發生逆轉而上的趨勢,如圖2.1所示(男女合計)。若予預期趨勢相較,
2.2 美國整體族群的預期壽命在2014年之後出現下降趨勢。
2.2 45-54歲的非西語系白人的全死因死亡率上升,如下圖,出現在居民教育程度較低的州。
3 絕望致死。本章以媒體報導的案例作為引言,說明酗酒、藥物濫用、自殺三種死因的連結。近年的趨勢,主要影響中年白人,且都與當事人的心理痛苦有關,不過作者也指出,這三種死因不足以解釋美國整體族群的死亡率上升,另有其他原因,他認為與45-54歲的非西語系白人的心臟病死亡率上升有關,如下圖(男女合計,為年齡調整後心臟病死亡率),而後者與抽菸、高血壓、肥胖、未服藥控制有關。作者在本章末並提到,45歲以下的白人族群的情況也在惡化。
第二部:戰場剖析(分析性流行病學)
4 高低教育程度者的生與死。
4.1 作者首先呈現教育程度較低的(肯塔基州)之45-54歲非西語系白人的「絕望死」死亡率,接著提出解釋。以圖顯示,男女性呈現同樣趨勢。
4.2 教育對生活的意義。在當代,學歷帶來的社會分化日益顯著,不僅在職場與收入,也在住宅、消費行為、婚姻、家庭。
4.3 功績制度(meritocracy)的影響。本節提到Michael Young在1959年出版的書,他預言功績制度會帶來社會災難:「圍繞著國家支出分配的討價還價,是才智的較量,落敗的必定是弱勢族群,他們最聰明的孩子流向敵營;弱勢族群中的成功者會離開」。Michael Sandel指出同樣的問題,「功績制度的贏家會認為自己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努力,且會認為落敗者是自己不努力」,大學教育,成為製造社會對立的溫床。美國在2019年爆發大學入學醜聞,揭露菁英階層的腐敗,以及功績制度的不公平。
4.4 世代效應。作者透過分析,指出越後來的世代,低教育族群的絕望死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的現象越顯著。
5 黑人與白人之死。大概在2000年之後,45-54歲的白人低學歷組的絕望死死亡率快速增加,超過黑人,如下圖所示(已調整年齡)。2017年黑人低學歷組的絕望死也快速上升,主要是2017年後芬太尼濫用的結果。黑人的自殺死亡率,過去一直遠低於白人(約為1/4),但藥癮問題嚴重。本章後段討論黑人族群藥癮問題的各種論點。
6.1 健康不佳,在低教育勞動階層的非西語系白人較嚴重;而且越後來的世代,低學歷族群的健康越差。
6.2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 (悲傷、緊張、不安、絕望、沒有價值、每一件事都很費力),顯示非西語系白人的低學歷組,在中年時的心理健康較差,而且越後來的世代,此現象越顯著,如下圖。但在高學歷組並不顯著。其他健康指標、工作能力,也有相同現象。
7 疼痛之苦與疼痛之謎。疼痛是自殺的重要風險,而生理的疼痛與社會的疼痛,有類似神經認知機制。
7.1
美國疼痛問題的異常現象:中年人比老年人嚴重。
7.2
非西語系白人疼痛的地域分布,與絕望死的分布密切相關。
7.3
非西語系白人疼痛的世代分析:顯示越後來的世代,低學歷組的疼痛越嚴重。
7.4
為何低學歷組的疼痛增加?肥胖、工作狀況惡化、社會受苦、失能;沒有明確答案。
8 自殺、濫藥與酗酒:都是個人行為問題,與絕望感有關,源自於社會失序。這三種死因,在2017年造成15.8萬人死亡,而車禍死亡人數為4.01萬人,1.9萬人死於兇殺。
8.1 自殺的危險因子:疼痛、健康不佳、社會孤立、社會信任感下降、失去工作、缺乏家庭、缺乏宗教… 自殺死亡率的分布與趨勢,與疼痛相似
8.2 飲酒:與學歷、年齡、世代有明顯相關。以圖呈現美國白人的飲酒狀況,顯示年紀越高,飲酒量越少,但比較後面的世代,低學歷族群的飲酒量較高。本章末提及俄羅斯與東歐國家的高自殺死亡率問題,並指出美國白人也進入同樣困境。
9 鴉片類藥物危機-本章描述美國鴉片類止痛藥氾濫的過程,指出製藥產業、醫界、行政部門與法律的腐敗,是這場災難的共犯。
9.1 1990年開始,疼痛專家(疼痛醫學會)開始呼籲醫師重視病人的疼痛問題,宣傳疼痛的恐怖,並主張鴉片類藥物很安全,強力推銷藥物
9.2 1995年,FDA核准普渡藥廠發明的鴉片類藥物OxyCotin;病人滿意度很好;2011年,濫用問題浮現;普渡藥廠改版,以避免濫用,但同時卻延長專利
9.3 2016年,美國國會通過Ensuring
patient access and effective drug enforcement act,實際的作用是,讓美國緝毒局無法阻止鴉片藥物繼續氾濫
9.4 由於合法的處方藥變得較難取得,非法的海洛因快速填補成癮者的需求;2017年,另一種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開始流行,原料由墨西哥及中國進口。
第三部:絕望死與經濟有何關係
10 似是而非:貧困、所得與大衰退。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後導致的金融危機,之後,絕望死快速增加。作者分析許多資料,他們提出以下主張:,
10.1
貧困不是主要原因;
10.2
不平等也不是主要原因;
10.3
經濟崩潰也不是主要原因。
10.4 本書主張:教育程度較低的白人勞動階層因工作受到破壞,逐漸失去過去曾經享有的生活方式,進而破壞了社會生活與社會結構,導致絕望感(社會心理致病機制)。
11 就業兩極化:本書最主要的主張。
可觀察到非西語系白人男性的低學位族群薪資日益低落,與高學位族群的差距日益惡化。
下圖聚焦於25~54歲非西語系白人的男女性就業比例,可觀察到高學歷女性的就業率已超越低學位男性。
12 家庭生活差距擴大:婚姻、生育、社會參與(投票率、工會、社群媒體、宗教),對生活的評價
第四部:資本主義為什麼辜負了那麼多人
13
美國醫療如何傷害美國人
14
資本主義、移民、機器人與中國
15
企業、消費者與勞工
16 該怎麼做?本章提出各種政策建議。
(1) 針對鴉片類藥物 (opioid)濫用問題:擴大聯邦醫療照顧補助、提供治療;強化藥物上市前的成本效益分析。
(2) 管制醫療市場,建立全民健保、控制醫療成本(作者花很多篇幅在倡議全民健保)。
(3) 公司治理:在企業董事會中,納入員工代表,限制不當的企業行為。
(4) 賦稅與福利政策:作者支持社會安全網,但不認為能解決根本問題,只是OK繃;作者不支持UBI,因為即使讓人在經濟上享有自由,但工作消失本身,仍讓人失去生活意義感與社會地位。
(5) 反壟斷:避免壟斷型的企業。
(6) 工資政策:提高最低薪資、提供薪資補貼,保障勞動階層的生計。
(7) 尋租:訂定法規以限制政治遊說、提高資訊透明度。
(8) 教育:建議應普及大學教育,但不建議提供免費教育(因為費用太高、且利益將流向那些最不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