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6, 2003

誰的護士荒?

日前媒體報導,美、英醫院正積極招募國內護理人員。人力仲介公司表示,英美國家護理人員待遇好、負擔輕,小孩又可享有較好的生活環境與教育。台灣護理人員勞動條件日漸惡化,加上這波疫情(SARS)的衝擊,似乎越來越多的護理人員開始考慮出走他鄉。

有關美國的護士荒問題,賓州大學護理學院的前院長Fagin教授最近才在紐約時報投書(Nursing Wounds, 2003-6-10)。她指出,目前美國許多醫院護士的缺額已達所需人力配置的19%,預計到2020年時,全美護理人力缺額將高達80萬人。但她同時也指出,美國年輕人有意投入護理工作的比率是相當高的,想進入護理學院的申請者越來越多,但受限於師資、教室設施、與國家經費的緊縮,護理學院無法吸納太多學生,不得不將許多合格的申請者放在等待入學的名單。在加州,想進入公立護理學院的學生甚至須要等上三年才能入學。

既然有這麼多年輕人願意投入護理行業,為何美國政府不廣開護理學院的校門呢?美國的護士荒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隨著人口結構老化與醫療需求的攀升,美國過去幾十年來護理從業人員不斷增加,薪資也快速調升,但在1990年代開始引入管理式醫療經營模式之後,護理人員的薪資就不再調升,近幾年甚至呈現下降的趨勢。醫院為了控制人事成本,使用各種方式汰換掉資深護士,改以較廉價的約聘護士或不具證照的護佐來擔任工作。筆者過去在美國留學時,曾參與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問題之研究。調查資料顯示,過去幾年來有證照的護理人員工作越來越沒有保障,工作負荷量越來越大,工作自主性越來越低,在裁員壓力之下同事之間的競爭關係也越來越惡化。

在此同時,美國許多大型醫院卻積極從中南美洲、亞洲、非洲等地區招募護理人員,尤其是訓練好、英語能力強的年輕護理人員最受青睞。紐約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世衛組織開發中國家醫療顧問的Gittlemen醫師便指出,人力仲介客每成功的自國外引入一名護士,就可獲取約一萬美金的仲介費。對於落後國家而言,富裕國家的薪資相當誘人,許多年輕的護理人員甚至一出校門就被招募到海外工作,許多開發中國家護理人力流失的問題相當嚴重。Gittlemen並指出,一些替先進國家代為培育護理人員的開發中國家,本身卻極端缺乏基層醫療保健的基礎建設,除了基本的醫療設備、藥品無力購置之外,醫護人員也相當缺乏,在偏遠地區尤甚。許多可預防的疾病因而無法控制,還必須仰賴世界衛生組織或民間非政府組織慈善式的醫療人道救援。諷刺的是,一些落後國家還必須向世界銀行借貸,以重建國內破敗的醫療衛生體系,其中包括護理學校的設立與人員的培訓。國與國之間政經實力的強權弱勢,反應在民眾健康不平等的日益惡化。

Fagin教授在她的文章中呼籲,美國政府應強化「護理人員教育法」(Nurse Education Act)、提高教育經費、提升護理人員晉用的門檻、強化護理人力的品質等等。然而她卻沒有看到美國護士荒的結構性因素。

美國在醫療產業企業管理的趨勢之下,私人資本積極投入醫療照顧產業,一方面擴大營運層面,另一方面壓低人事成本、削減醫護人員的主控權,而人數最多的護理人員成為壓力人事成本的主要對象。在護理人力的培育方面,政府部門不僅跟不上醫療資本擴張的速度,甚至在經費投資上也逐漸萎縮,而私部門教育體系的高學費,相對於薪資已停滯甚至下降的護理工作,對於年輕人而言投資報酬率過低,也使得美國國內私立護理學院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從落後國家引進廉價的護理人力因此成為醫療產業打通資本積累遲滯障礙的手段。

護理人員的人力管理與規劃,常常充滿了把人「工具化」、「商品化」的影子,在這樣的背景下,又如何要求護理人員把照顧工作當成是「天職」呢?護理人員為公衛體系重要的一環,台灣護理工作的勞動條件若是留不住優秀的護理人員,制度上無法鼓勵護理人員從事基層的社區衛生工作,受害的將不只是護理工作者而已。

作者為成大公衛所助理教授
本文發表於:南方電子報2003/6/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

導讀與討論 江東亮:《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第三版)。台北:巨流出版社,2007。 本書由臺大公衛學院前院長江東亮教授撰寫,於1999年出版,於2003年再版,再於2007年出版第三版(目前已絕版)。本書詳細介紹臺灣醫療政策的早期發展歷程,並提供豐富的歷史脈絡與統計數據,是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