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可‧桑德爾。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ssues in Politics)
本書的英文版出版於2005年,中文版出版於2014年,收錄美國著名政治學者桑德爾(Michael Sandel)發表於1980年代至2005年間的文章共30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探討的是美國選舉政治中「道德」論述的角色;第二部分收錄作者多篇公共政策評論,主要針對商品化與生命倫理等問題;第三部分則檢視政治哲學的演化,並提出作者的看法。本書出版時,美國剛經歷911恐攻事件不久,愛國主義高漲,連任的小布希總統於2003年3月發動伊拉克戰爭。
第一部分「美國公民生活」
第1、3~7章寫於柯林頓總統任內(1993-2001),第2章則發表於1988年。在這幾章中,作者指出,美國當代政治人物缺乏堅強厚實的道德價值,除了訴諸愛國主義、基督教信仰與家庭價值,鮮少提出能打動人心的公共論述,因而無法滿足美國人對於道德與心靈的渴望。以下概述各章內容,並提出我的讀後心得。
第1章發表的時間約在1994年,此時民主黨柯林頓剛當選總統,結束長達12年的共和黨執政期(雷根、老布希)。作者指出,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即使在許多政策議題上有不同看法,但均強調「自由觀」。然而作者認為,光是「自由觀」是不足的,他認為美國當代政治論述太過重視程序上的公正公平(所謂的程序共和),卻欠缺實質的道德論述、忽略公民德行的養成;在經濟政策的討論上,只聚焦在繁榮或公平,而忽略經濟制度對公民德行的影響。他認為,經濟制度的設計,應該要能促進民主政治必要的公民自我治理能力。他批評,進步人士只關注個人自由的保障,卻刻意在價值與道德上維持「中立」、不願介入社群意識與共善價值,而造成道德論述的空洞化。他回顧美國政治發展歷史中曾以道德論述為基礎的政治改革運動,包括十九世紀後期的廢奴運動、1920年代的進步時期,以及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並分析公民論述如何退位、民主黨如何錯失改革契機。他認為,政治論述除了自由觀之外,更重要的是,需有培養民眾自我治理的政治環境,讓民眾對公共事務有一定的認知並能激發道德使命,成為具共善美德的公民。
第2章發表於1988年,此時共和黨的雷根總統任期剛結束,再由共和黨布希總統贏得執政權。本章分析的是,為何民主黨人在雷根執政8年之後,依然出現敗給共和黨的「政治災難」。作者認為,主因之一是,民主黨的政策論述未對公民自理與社群問題提出令人信服的言論。他對民主黨提出建議,包括(第63~65頁):應學習如何表達自我治理與社群觀念(他建議向雷根總統學習如何吸納不同的道德觀,第56~57頁)、應改善政治體制讓地方社群有更大的公共事務參與角色、應進行經濟結構的改革以改善階層上的對立、並應將道德與宗教融入公共生活。
第3、4章發表於1996年總統大選前後,此次選舉柯林頓總統順利連任。作者指出,柯林頓總統能善用「道德論述」,尤其強調兒童的道德問題,透過強化父權論述,避免父權主義的反對。此次大選,民主黨輕鬆打敗傳統以來很會利用道德論述的共和黨人。
第5章有關禮貌問題,發表於1996年柯林頓總統連任之後。當時政壇上出現的粗鄙言論,引發公共討論。作者認為,光談「禮貌問題」是不夠的,如此反會忽略政策爭議的本質。美國出現許多倡議道德與社群意識的團體,對此現象,作者認為,真的要重振社群精神,就必須正面對抗蠶食社會結構的經濟與文化力量,包括不受拘束的市場經濟。
第6章發表於1998年,正當柯林頓總統因性醜聞而受到國會彈劾之時。作者將此彈劾事件與1974年尼克森總統因水門案受國會彈劾作比較,在尼克森被彈劾時,作者為國會記者。此篇比較是個人回憶與心情抒發文,主要的結論是,當時的公民社會受到比較強大的震撼,而柯林頓事件雖引發兩黨對立,但事件本身並不重要。
第7章談到1960年代甘迺迪總統曾號召公民情懷,對美國人帶來的希望。作者呼籲,民主黨人應該學期甘迺迪作法,吸收共和黨人的強項(打擊犯罪、關心福利政策的負面影響),並強化道德論述。
我的評論:
1. 上述文章雖然主軸一致,但結構卻缺乏連貫性,其實是雜文集。作者對話的對象都是民主黨人(例如,如何讓民主黨人得以重振雄風,成為進步政黨云云。頁65末)。我的疑問是,為何只對民主黨人對話?作為一般讀者的美國民眾或台灣讀者,我們為何要關心民主黨人如何重振雄風?僅對政黨及政治人物作呼籲,真的有助於民主政治嗎?社群意識,要交由政治人物來形塑嗎?作者在這些文章中討論的論點,蠻菁英政治取向的。
2.
政治論述為何空洞無物?政治人物為何提不出深刻的道德或價值論述?此現象在現今的美國應該比之前更加嚴重。例如現任總統川普的語言(讓美國再度強大),很簡單,也全然以美國經濟利益為考量,卻能成功獲取多數選民的支持。現今的台灣也是如此,粗鄙語言被視為直率不做作。此現象反映的,可能是公民素質的不足,但也可能是民眾對政治道德論述的懷疑。有關公民素質,與教育制度的工具化與自利傾向,以及作者在之後章節談到的[商品化]思維,應很有關係。有關對政治論述的懷疑,是來自經驗—尤其是自詡進步的政黨,卻在取得權力後背離原先口說的價值。背叛感,可能也是民眾不再相信道德論述的原因。
3.
作者對於應如何改革不公平的政體或不正義的經濟結構,或是應如何提升社群意識,提出的看法太過泛泛之談,例如,對於該強調什麼道德或價值,或該採取什麼行動,其實未見具體主張或策略。
4. 此部分文章非常美國取向,設定的讀者是美國人,而且是民主黨人;討論的議題也是十幾年前的政治,若不熟悉美國當時的政治或社會脈絡的國外讀者如我就不容易理解作者主張。令人好奇的是,這麼美國取向的書竟能在台灣成為暢銷書。
第二部分 公共政策中的道德與政治爭辯
第8~14章討論商品化問題,與作者後來出版的「錢買不到的東西」內容類似,強調商品化會造成社會危害(例如社會不平等的加劇),更會助長道德層面的腐敗。作者認為,後者更需關注。
第8章,作者對於美國各州快速擴張的樂透彩政策提出批評。他認為此政策助長金錢遊戲,造成道德的腐敗。他也提到,反對樂透彩的人士時常僅強調社會危害問題,刻意迴避道德問題,但他認為,如此反而造成公共道德更受貶抑。台灣的觀光賭場(所謂博弈產業)的政策論述,也可觀察到國、民兩黨政策論述的道德棄守--只要有錢賺、能發展經濟就是好政策。
第9章,有關侵入校園的商業廣告,包括由企業贊助的教材以及商業廣告,作者持反對態度,他認為,商業利益會侵蝕學生的思辨能力。
第10章,作者對於結合商業手法的「政策行銷」,也採取反對態度。他認為,政策與商業行銷混為一談,把公民視為顧客,將貶低公共領域的尊嚴與權威。
第11章,有關運動產業的商業化問題。職業球隊,是公民認同的來源,但也是一樁生意。作者的提問是,在高度商業化的職業運動產業,如何讓凝聚社群情感的球隊,得以免除商業勢力的勒索?如何讓社區的民眾擁有球隊的掌控權?此議題,不就與公司的民主治理問題類似?後者關心的,是如何讓私人企業不僅是資本家與股東的企業,也是工作者可掌控的企業。作者對此問題的思考與政策想像,很具挑戰性,不過社會共鳴可能不高。
第12章,討論名人或歷史遺物的商業化。例如,拍賣甘迺迪總統的日記或內衣,有何不妥?作者認為,此作為的適當與否,取決於物品的屬性,但至少有兩點問題值得注意,一是,將屬於公共的物品私有化,二是,將私人物品公開化。
第13章,作者對於美國大學盛行的「資優獎學金」制度提出看法。美國的高等教育學費昂貴,常春藤名校都是私立的。自1980年代以來,「資優獎學金」快速增加,成為許多頂尖大學競爭優秀學生的工具。此問題,美國與台灣的社會脈絡差異很大。與美國不同的是,台灣(所謂的)頂尖大學是公立的,學費便宜,不太需要用資優獎學金來吸引學生入學;反道是私立高中與中間層級的大學,常見以資優生免學雜費來招攬學生。這樣的招生手法,有什麼問題嗎?作者認為,若我們將教育機構視為是追求真理、培育公民道德的場所,市場化做法,就可能對教育精神造成腐化。以此類推,大學以提高薪資作為招募優良學者的手段,也有問題嗎?研究績效獎金,不就是以金錢鼓勵研究?也會造成腐敗問題嗎?作者的論點,在現今高度商業化的大學環境,如何引起共鳴?
第14 章談的是,應該允許付費的汙染權嗎?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汙染總量管制,是經濟學家提出的政策手段。亦即,固定地理範圍之內的汙染者,可透過市場機制,與其他汙染者交換汙染額度,如此可達成整體污染總量管制的目的,並且提高污染防治的效率。但作者認為此類政策任人厭惡,原因有三:(1)富裕者得以花錢來規避責任,造成不平等;(2)使汙染行為正當化為事業成本而免除其汙名;(3)侵蝕共同責任感(付錢請別人來做)。可衍生的是,鄰避設施的安親睦鄰補助、對危險工作的「危險加給」制度、夜班輪班工作的加給,不都是採取這樣的邏輯嗎?在道德上,有何問題?
對於上述章節,我很認同作者看法,然而,如何具體說明道德問題,是一大挑戰;此外,政策論述太過道德取向,其實容易遭受批評;例如所謂「正義之士」,時常是負面多於正面;高舉道德之旗,更容易遭受嚴厲檢視與批評。
第三部分非常政治哲學,看不下去,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