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本書時的張愛玲大概三十出頭,已從上海移居香港,本書於1954年出版後不久她就赴美,從此未再踏上中國土地。她在自述中強調,書裡描述的故事都是真事。這是有關暴力政治如何激發醜陋人性的故事,無數生命被踐踏羞辱,就在那片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北中國土地。故事悲傷,帶著很難以承受的黑暗。
1949年10月1日中國建國,鎮壓反革命份子並展開土地改革;1950年6月韓戰爆發,同年10月中國派出志願軍加入韓戰;1951年底中共展開「三反」鬥爭;1953年7月,聯合國軍隊與北韓軍隊在板門店簽訂停戰協議。這是《赤地之戀》男主角經歷的時代場景。
故事從男主角從大學畢業投入土改工作開啟,先目睹驚心動魄的農村土改鬥爭,再到上海親身經歷三反時期的政治風暴,再到朝鮮半島參與韓戰,最後成為聯合國軍隊的戰俘停住。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張愛玲。她的文字非常細膩優美,帶著蒼涼的美感。不過張愛玲自己似乎很不滿意這部小說。這本書與同時期出版的《秧歌》一樣,由於受到美國新聞處經費支助,內容又牽涉許多政治褒貶,因而帶來許多政治上的爭議。
讀了小說後,又讀了楊澤主編的《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1999),裡面收錄台灣、美國與中國文學界學者寫的評論,其中陳芳明老師的評論很不錯。從博客來的簡體版書介發現,這本論文集在2003年以簡體字版出版時,王德威的評論被刪除了,因此特地找到電子版評論(連結如下)。《秧歌》與《赤地之戀》這兩本小說確實仍是中國當權者的禁書。
我認為文學作品不應被要求背負社會責任甚至民族責任,文學作品本身也沒有必要承擔歷史解釋的責任。張愛玲對於人性的深刻刻畫、對於壓抑結構的反抗,以及想要彰顯的個人自由,是最可貴的。唯有在完全自由的國度,才有自由的心靈。
其他
陳芳明. (1998). 張愛玲與台灣文學史的撰寫. 中外文學, 27(6), 54-72.
王德威 (1997)。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現代中文文學學報》,1(1),27-45。https://commons.ln.edu.hk/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03&context=jml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