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4, 2017

歐威爾《1984》

歐威爾在1948年出版這本小說時,二次世界大戰才剛結束,納粹德國的罪行尚未被全面揭發,美蘇尚未對立,冷戰尚未開始,中國的文革還要十幾年後才會發生,但書中的內容,卻在之後像預言般不斷出現。
到了70年之後的現今,隨著監控技術更加發達、話語的操弄更加細緻,這本書描繪的思想控制機制,更是具高度的警世意涵。監視、言論控制、改造歷史、恐懼權威與自我審查,仍是當代許多社會的政治現實。想想前不久李明哲在中國被消失與被迫認罪,其情節的符合程度,令人不寒而慄。
知識分子是統治者最大的敵人,因為知識分子擁有的思想,是最具威脅的武器。人擁有的感情與慾望,或說是基本人性,則是統治者的另一個威脅。威權統治者若想要永久統治,不僅要控制物質,還要控制思想與集體記憶,更要消滅人性。為了統治,思想必須被改造,歷史必須被重建,人的感情必須被轉化。能成功掌控思想、記憶與感情,就能永久掌控權力。統治者深諳此道。另外,戰爭必須不斷存在,因為有戰爭,才能激發集體的愛國情緒。
極權主義的擁護者不再以平等、博愛、正義作為改造社會的說詞,他們擁護的就是權力本身,因為權力就是信仰,在愛國愛黨愛領導者的信仰之下,被奴役就是得到自由,就是幸福的來源。
如何對抗集權主義?必須強化獨立思考能力。必須在時時刻刻捍衛個人自由,在細節上不斷對抗。尤其是集體主義式的權力,必須無時無刻保持緊戒。

10月 10, 2017

德國的轉型正義:大審判家、謊言迷宮、納粹的孩子

兩部影片與一部調查報告,談的都是德國二戰時期的罪行,以及德國自發的轉型正義過程。

二次大戰時間納粹政權發動的殺戮,不是一般殺戮,而是發生在高度文明國度、結合著科學論述與工業管理技術、被冷靜規劃、高效率執行,並持續好幾年的殺戮。

19451946年的紐倫堡大審,戰勝國對納粹領導階層的戰爭罪行進行審判。但對於德國轉型正義意義更為重大的是1960年代開展的司法審判。1963年,在法蘭克福的審判中,德國法院依據德國國內法,對執行上級命令的中低階層人員判以刑責。法院認為,執行上級命令的人不能再辯稱自己只是奉命行事;即使只是基層警衛,也必須為其配合執行任務而負起共犯責任。

[大審判家]談的是檢察總長Baurer的奮鬥。[謊言迷宮]延續此主題,不過重點在於總長帶領的幾位年輕檢察官。德國的轉型正義,不僅止於加害者,更深刻反省國家機器各個成員的共犯結構。但德國的轉型正義一路走來並非平順,是從極少數人的堅持開始,至今也仍必須對抗潛在的反撲。 [謊言迷宮]裡有一段談及納粹醫師Mengele在集中營進行的人體實驗,幾幕隱喻性的鏡頭,對照失去雙胞胎女兒的父親的悲痛,令人相當震撼。

《納粹的孩子》一書,檢視八位納粹領導人物的孩子們,對於父輩的看法。他們是Heinrich Himmler, Göring, Hess, Frank, Bormann, Höss, Speer, and Mengele,都是1945年紐倫堡大審的頭號戰犯。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律師,原文以法文寫成,出版於2016年,中文版也出版於2016。出版社對於這位有著東歐姓氏的作者Tania Crasnianski描述很少,只介紹她是曾是巴黎律師。

我是布萊克


Ken Loach2016年的片子。看到女主角在食物銀行打開罐頭直接取食那幕不禁掉下眼淚...。貧窮對人的影響,不僅是物質上的匱乏,更深刻的,是尊嚴與信心的剝奪吧。
在富裕國度的角落裡,仍有人無法餵飽自己與孩子,仍有人因為傷病而失業,在缺乏家庭支持的狀況下陷入貧窮。片中,女主角因經濟困頓而自暴自棄,罹患心臟病的男主角與行政部門纏鬥多時,上訴前竟病發猝死,這樣的故事片段,不就是當代社會不平等的寫照?

貧窮問題的另一端,是那些洞悉政商局勢、擅長各種可說不可說謀略的經營者與投資者政治權力越大的地方,逐利者也就越前仆後繼;越聰明的人,也越清楚投資理財之道。救濟與慈善無助於改善社會不平等,反而可能更惡化問題。僅探討社會制度如何保護遭遇風險的人們,這樣的命題可能也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深究社會不平等的結構性成因,除了政治,也包括有關公平的社會價值。

飛越死亡線 --- 賀川豐彥


賀川豐彥,是日本1920年代基督教社會改革的重要領導人物。此書以小說文體,以榮一為主角,紀錄賀川本人的生命經歷。時代背景是明治維新後期的19世紀末期,至1911年,榮一因介入火柴工廠女工死亡職災爭議而入獄為止。乞丐、女工、童工、娼妓、貧民窟、飢餓、霍亂、鼠疫、工傷、迷信,是身為傳道士的榮一,所要面對的日本社會現況。小說中也提到他妹妹笑子從殖民地台灣返回,間接提到台灣日人的生活適應問題。

《台灣乞丐之父:施乾的思與為》



很精彩、史料很多的一本書,對於了解日治時期的台灣,應該是重要資料。

之前只大略聽過愛愛寮,從未深入了解創辦人施乾的一生。真是很令人敬佩的人物。

他在1920年代調查萬華區的乞丐,歸納淪為乞丐的原因,並仔細記錄他們的生活與社會心理狀態,像是個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接著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親自實踐,辭掉在總督府的穩定工作投入社會救助事業,不僅具行動力,又能同時以日文與中文論述與出版。1929年發表在「台灣日日新報」的聲明,批評台北二十萬市民與「所謂台灣一流之紳士豪商」對於乞丐問題漠不關心,呼籲小額捐款,這搞不好是台灣NGO募款信的開端,也是很成功的募款信。


本書作者推論施乾的思想受到日本賀川豐彥的影響。書中有一章提到施乾的社會網絡關係,包括一位奇特的日本人稻垣藤兵衛,京都同志社大學畢業後來台從事貧民救助與教育工作。很奇特的1920年代。台灣的歷史教科書都沒提。

做工的人 -- 林立青


這本書最近很紅。今年(2017)二月上旬初版之後不斷再刷,據說已成了台灣出版界的奇蹟。作者是工地監工,書寫的是營造業工人的生活。有宮廟文化、用藥文化、工地保力達飲酒文化、工地外勞、工地女性、毒品問題、性產業,以其身處其中的勞動者的生活處境。

營造業勞工已知是發生職災的高風險族群,書中提到更多的是外界很少關注的職場狀況與職業病問題,像是曝曬、低溫、濕熱導致的濕疹、吸入粉塵導致的呼吸道疾病、負重工作導致的肌肉骨骼疾病、電焊工人的視力傷害、水泥工人的皮膚病、油漆工吸入過多化學物質而導致的疾病,以及台灣工地的特色--飲用保力達B。這些勞動者無法休息、不想休息、無暇關心自身健康,因為沒有工作就沒有錢,很多人沒有時間看病,或因無法遵循醫囑而逃避就醫。

這本書的貢獻,是讓更多人看到勞動階層的困境。對於公衛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關心與視野;所有的健康促進,不論是針對什麼族群,都必須先了解其所處的社會脈絡;學術論文中的數據與統計,都必須回到現實的生活去理解。這是很顯明的事實,卻普遍不被看見。

這本書讓更多人看到勞動階層的處境,是很重要的貢獻。這本書能在當代台灣社會引發如此熱烈的回響,也是值得了解的社會現象。

我在閱讀中,比較好奇的是作者的社會位置,以及他和被觀察者之間的社會關係。

作者在文中時常使用「我們」與「他們」,但似乎時常跳躍地使用。例如,在八嘎囧(八家將)這一章,作者評論工地的八嘎囧,提到「他們未必知道自己在幹啥… (他們)胸無大志卻又積極擁抱社區、不愛讀書卻甘願為家庭付出,完全不求上進,卻熱情加入宮廟祈福遶境(29)。在討論到勞動者對政府部門的看法時,他說,「賊頭從來不會試圖了解我們(97);我們對社會毫無期待,只求不要再來找我們麻煩而已(135)。在工地拾荒者這章,作者作為工地監工,讓免費的拾荒老人進來工地收拾垃圾,就我看來,這分明是降低人事成本、違反勞基法且有安全疑慮的作法,但他說,「我們給予機會讓他們到垃圾堆挖寶(259),他在工地門口送別,想著「那堆高的舊手推車,應該還是可以讓他們吃上兩餐(260)感到作者是以一種施惠者的口吻在訴說拾荒者的處境

為何工人和他一起對抗國家規範的時候是「我們」,在牽涉文化差異或勞雇關係的情境下就成了「他們」?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全書中表達他對政府公職人員的強烈厭惡與不屑,包括被稱為賊頭的警察、勞檢人員、環保人員與基層公務員。政府法規的執行者,被作者視為是斷絕可憐人活路的惡吏。反政府反管制的思維,若是反應社會大多數人的看法,應該是當代台灣的嚴重治理危機吧。

讀完這書,感到作者的悲觀。了解,是行動的第一步。掌握優渥社會資源的人,應該好好關心勞動者的處境,共同想想如何解決問題。畢竟,生活在弱肉強食貧富不均的社會,對每一人而言都不會是愉快的事。

分成兩半的子爵

這是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1951年寫成的小說,當時作家才28歲。故事從一場晦暗血腥的戰事開始,子爵被一枚加農砲轟成兩半,從此兩片身體各自開展詭異怪誕的人生。

主角是殘暴的壞傢伙與執著為善的好傢伙。

壞傢伙說,「我真希望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人事物都剖成兩半,如此一來,人們才能擺脫他們完整的面貌…」。

好傢伙說,「被切成一半其實是件好事。才能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完整,才能了解什麼是殘缺…」。痲瘋村的人們說,一心為善的好傢伙,反而讓他們必須面對真實的殘缺,反而處境更糟。

故事裡還有偏執怪異的醫師、被交辦製造殺人器械的工匠師傅、被社會驅逐卻過著快樂生活的痲瘋村病人、逃亡到森林的大自然女孩、過著嚴謹宗教生活的族人。故事的敘事者是子爵的外甥,一個被家族冷落的浪兒。男孩的心境,大概是作者的自我投射。

好傢伙與壞傢伙左右手各握著利劍砍向自己的對立處境,最終在子爵回復完整身體後終於回歸完整。然而當所有的人都為「完整」而痴狂時,敘事的男孩卻感受到更大的悲傷與欠缺。

根據作者的自述,這個故事是在表達他對冷戰的嫌惡;他要讀者注意的是故事情節所反映的缺憾、偏執、人性匱乏等道德課題。

閱讀此書,的確感受到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人性省思。作者充滿想像力的故事情節,讓這本小說充滿離奇色彩。對於殘酷暴行的描述,看似平舖直述與習以為常,更讓人感受到「平庸的邪惡」的普遍性。

深夜特急 ─ 給即將遠行的青年

這是小四的讀書會成員在上次讀書會討論時推薦的套書,另一書名是「午夜快車」,有上下兩冊。我們到台北市立圖書館把書借回家後,剛上高中的阿哲沒幾天就讀完了,還很開心地和我分享作者在搭乘印度小飛機時的恐怖搖晃情景。果然很符合青少年口味!

這是1980年代出版的舊書。故事是26歲的澤木耕太郎不甘心大學畢業之後就要進入過勞與壓抑的上班族生活,決定用少少的錢,展開一趟長途旅行,目的是要實現自己向朋友誇下的海口,「搭公車從印度達里到達英國倫敦」。

這一趟旅程耗時一年,時代背景是1973年。作者以第一人稱,描述他這趟旅途的經歷與見聞:從日本搭機到香港,再到澳門、曼谷、檳城、吉隆坡、麻六甲、新加坡、印度加爾各答,之後進入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希臘、義大利、法國、摩納哥、西班牙、葡萄牙,最後抵達英國倫敦。

若說人生就像是一個旅途,旅行本身似乎也有兒童期、青少年期、壯年期與老年期吧?在兒童與青少年期充滿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進入中壯年與老年時期日益世故並索然無味。澤木寫到旅途的後半段,顯然已感疲憊,時時陷入低潮,連文筆也變得枯燥。大概是旅行太久了,也可能此時進入歐洲,發現歐洲國家過度觀光化而覺得很乏味吧。

澤木的文筆輕鬆自嘲,讀來令人覺得好笑又有趣。旅遊傳記的引人入勝,不只在於作者的見聞,也在於作者的反思。書中有很多有趣的社會觀察,可窺見當時各國的社會樣貌,像是印度的貧窮、娼妓與社會不平等問題、巴基斯坦人對孟加拉人的看法、歐美國家青年背包客的勇敢與放蕩、當時的嬉皮文化、大麻使用狀況、各國民眾對於日本人的態度等等。這個旅行,不僅讓作者拓展視野,也讓他深入思考人生。對讀者而言,也像是和他一起經歷了一場充滿驚奇但後來也覺得和他一樣疲憊不堪的長途旅行。

比較可惜的是,作者在這本遊記只圍繞著自己的經歷,對於途經國家當時的時代與政治背景少有著墨。1973年前後的東南亞、中亞與歐洲,處於劇變的時代,例如中南半島的越戰還沒結束(1961-1975)、此時期歐美國家的民權運動與反戰運動、1971年的孟加拉獨立戰爭、1973年阿富汗革命、1978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等等。此時的歐洲,也是冷戰對峙時期。作者自己承認,他對國際政治情勢並不關心,因此這本遊記無意探討國際政治,也沒有必要承擔這樣的功能。

澤木這本遊記在出版之後成為暢銷書,帶動日本青年出國自助旅行的風潮。出生於1947年的澤木為戰後嬰兒潮世代,成長於日本經濟最穩健發展的時期(1950-1970),應該是屬於沒有後顧之憂、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勇於揮霍青春的樂觀世代吧?

臺灣的年輕人,希望也能擁有這樣的自由、自信與勇氣。出去闖闖吧,少年ㄟ!

5月 21, 2017

《美國的藝伎盟友—重新形塑敵國日本》筆記與心得

「美國的藝妓盟友」的圖片搜尋結果

繁體中文版,遠足文化(2017) 


本書作者澀澤尚子(Naoko Shibusawa)是日裔美人,目前在美國名校布朗大學歷史系任教。本書探問的是,美國民眾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對日本累積的敵意與憎恨,如何在戰後被快速轉變?

作者1964年出生於日本,但從小在美國長大。就像作者自己所言,書寫本書,與自身成長經驗有相關,她說,「對美國人而言,日本人曾是敵人,現在成了朋友,但這種關係並不穩固,即使是一個小孩也能一目了然」(438)。這樣的疏離感,可能是許多亞裔美國人的心聲吧?但因美日在二戰期間是敵對國,日裔美人的感受,可能又與其他亞裔不同吧?

194112月,日軍駕著零式戰機,橫跨太平洋轟炸珍珠港,此事件震撼美國社會,也釋放了美國人對日本人潛藏的種族仇恨。1942年,巴丹戰役美軍戰敗,近八萬盟軍向日本投降,但美國戰俘被殘酷虐待的狀況被揭露,更加強化美國人對日本人的仇恨。

19455月,在原子彈尚未投下日本國土之前,美國的民意調查發現,有七成的美國民眾認為日本天皇裕仁應該被處死或接受同樣嚴厲的懲罰(151)。當年9月,日本已投降,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要求以戰犯身分審判裕仁(152)。決策者基於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的考量,決定保留天皇並與日本建立盟友關係。但是,美國民眾長期以來對這個東亞敵國所累積的仇視,如何配合著國際局勢的快速發展而跟著發生質變?

作者以性別觀點切入。她以「藝伎」作為隱喻,指出美國政府、軍方、主流媒體、作家與學者,藉由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文化運作,將日本「女性化」與「幼稚化」,因而重新形塑了美國人心中的日本形象。昔日張牙舞爪的野蠻侵略者,被轉化為柔弱、可愛、幼稚、令人意淫遐想的女性角色,或是思想不成熟、盲從、衝動,但積極學習、可塑性仍高的12歲男孩。美國作為統治者,則以成熟、理性、寬容、仁慈,像父親一樣的角色自居。反對種族歧視的自由派學者,也加入這個意圖帶領日本走向進化道路的文化論述運動。

媒體報導,是轉變大眾心理認知的重要機制。杜魯門總統與麥克阿瑟將軍在日本投降之時即已決定要保留裕仁。19459月,裕仁前去拜訪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兩人拍下歷史性合照,照片中的麥帥身材高大,肢體語言顯露著自信的隨興態度,在一旁穿著整套禮服的裕仁,則顯得瘦小而拘謹。這張照片後來被盟軍大肆宣傳,即是統治者善用媒體,展現權力關係的代表作(150)

在美方決策者決定保護裕仁的政策方向已定的狀況下,美國新聞記者與作家們開始透過一系列圖文報導,將裕仁形塑成一位親切慈愛的居家男性、愛好科學研究的生物學家,以及熱愛文學與歷史的和平主義者。美化與人性化裕仁及其皇室成員的報導,從1946年初即已出現在生活雜誌、紐約時報、讀者文摘等主流媒體。

至於戰爭罪行,美國媒體將矛頭指向首相東條英機,將他描繪成一個邪惡兇殘的東亞流氓,而擁有最高決策權的裕仁實際上是戰爭的主導者,卻被描述成被一群惡勢力控制與誤導的無辜傀儡。19465月開始的東京大審,即在這樣的氛圍下展開。本書目的不在檢討戰爭責任,而是在檢視美國社會的「文化轉向」。作者以裕仁社會形象的轉變為例,說明媒體運作如何形塑新的社會意向,成為國家政策變化的配套。

川北友彌是另一個例子(第四章)。他是成長於美國加州的日裔美人,1939年,18歲時被父親送回日本讀書,1941年進入明治大學就讀。1943年,川北在某工廠擔任翻譯,成為該工廠數百位盟軍戰俘與日本軍人之間的通譯。戰後,川北回到美國並進入南加州大學繼續學業,但一名曾待過戰俘營的美國退伍軍人認出他,並通報聯邦調查局。19476月,川北被聯邦調查局逮捕,罪名是叛國。此時美國媒體煽動性的報導,已預先決定了川北有罪;法院在19489月裁決,判處川北死刑。作者對於法官的判決、媒體的報導,以及日裔美國人社群的反應,做了相當精彩的分析。這裡牽涉到美國人的種族歧視問題,也牽涉到美國社會對雙重國籍者國家忠誠問題的看法。此外,作者提到巴丹戰俘的經驗對美國人的心理衝擊;看到白人同胞被亞洲黃種人欺負的強烈情緒反應,與深沉的種族歧視不無關係。

作者也討論到美國私人、教會與其他民間組織因為人道、愧疚感、宗教情操等不同動機而發動的救助工作,包括戰死大兵的父母捐助的獎學金計畫、原爆孤兒領養計畫、廣島核爆受害少女赴美就醫協助計畫等等。在美蘇對立與反共氣息強烈的1950年代,原爆受害者的處境,是個牽動美國內部神經的敏感問題。行動者在推動援助工作過程中,有意無意間也使用了受害者的女性、孩童特質,成功打動美國社會的既有態度。

令我訝異的是,作者提到美國政府雖然設置原子彈傷亡處理委員會來調查原爆對人體的傷害,但卻嚴格禁止政府機構對日本原爆受害者提供任何援助,包括醫療救治,因為美國政府認為,對受害者提供援助等同於是對投放原子彈表示道歉,這是美國政府拒絕接受的(316-317)。這點令我訝異,且難以接受。

作者從社會文化史觀點,並使用大量文本史料,分析美國社會看待日本與日本人態度的轉變,十分精彩有趣。不過也因為細節很多,有些部分反而顯得不易閱讀。

政策宣傳、輿情形塑、民眾心理的掌控,一直是統治者治理技術的重要環節。這本書討論的是19451960年代的美國,雖然是媒體發達、民間組織活躍的時期,但總是遠不如當代的百家爭鳴。作者提出的分析觀點,仍適用在當前的美日政治嗎?看看川普與安倍的互動,是否仍如作者所提的,是如強勢男性與弱勢女性之間的互動?日本讀者又如何看待作者提出的觀點?
20127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雖然本書無意檢討戰爭責任與轉型正義問題,但我們仍不禁要問,日本社會對於上一個世紀的戰爭責任,至今仍缺乏全面反省,是否美國自身利益是其中主要角色?台灣或南韓或其他國家的轉型正義,是否也仍被外部勢力所牽制?本書英文版早在2006年即已出版,至2017年繁體中文版才出版,或許也標示著轉型正義問題在東亞地區,仍是個方興未艾的研究主題吧。



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

導讀與討論 江東亮:《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第三版)。台北:巨流出版社,2007。 本書由臺大公衛學院前院長江東亮教授撰寫,於1999年出版,於2003年再版,再於2007年出版第三版(目前已絕版)。本書詳細介紹臺灣醫療政策的早期發展歷程,並提供豐富的歷史脈絡與統計數據,是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