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20, 2021

孤獨世紀 The Lonely Century

這本書在2020年上市,英文版有很多版本,中文版則在2021年3月出版,主要在探討孤獨的社會現象,尤其是在疫情蔓延的當代。作者分析孤獨感蔓延的原因,以及孤獨造成的社會後果,其一是人們的身心健康,其二是民主政治。

作者Noreena Hertz是英國人,1967年生,曾祖父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英國的猶太教領袖(chief Rabbi)。她18歲就從大學畢業,23歲取得MBA,之後曾在世界銀行工作,為許多國家提供專業諮詢,1997年三十歲取得經濟學與商業博士學位,之後進入學術界,但同時也是企業顧問、作家、趨勢分析學家、講者等等。出版很多暢銷書,個人網頁(https://noreena.com/)使用許多社交軟體(LinkedIn, FB, IG, tweet, youtube),看來很積極行銷。

作者為何對「孤獨」這個議題有興趣?她在受訪時提到,是基於三個機緣,其一,是在大學校園裡發現很多大學生很孤單,也發現不少學生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其二,是在研究右翼民粹運動時,發現很多民粹運動支持者普遍有孤獨感,覺得自己被社會遺忘、被排除,而民粹政治人物能打動他們的原因,是讓他們在政治活動中找到社群感,她認為這現象和傳統的政治運動支持者很不一樣;其三,是自己使用Amazon Alexa虛擬助理的經驗,感覺自己被機器人陪伴,讓她思索寂寞社會下的寂寞產業。

本書共十一章,以下概要介紹本書章節結構與簡要內容。 


第一至三章,談整體的孤獨現象。

1. 『這是孤獨世紀』:作者首先從購買來的友誼談起。她認為寂寞不只在講求個人主義的西方國家很普遍,也是全球問題。書中提到日本監獄的老年人,有很高比例是為了逃避孤獨生活,為了進入監獄而故意犯罪。在當代,孤獨,是帶著社會汙名的,孤獨的人通常不願意承認。

2. 『孤獨會殺人』:談孤獨對身心健康的影響;造成心理健康問題,也造成身體健康問題,包括失智、癌症;即使短期的孤立,也可能帶來長遠的影響。這是社會流病的研究主題,有關社會支持、社會網絡、社會資本等等,有很多實證研究。

3. 『孤獨的老鼠』:作者引用老鼠實驗,發現被單獨關起來的老鼠較會產生攻擊行為,因此推論孤獨會導致對立與仇恨情緒。她引用實證資料,論證越孤立者,越容易對社會產生敵意,也越容易支持民粹政治,尤其是以「身份認同」、「社群感」、「看見你們」為口號的民粹政治人物

第四到六章,談社區、社會環境,以及網路與社群媒體帶來的影響。

4. 孤獨的城市』:作者從觀察與實證研究回顧,談都市人越來越普遍的獨居生活,以及這樣生活狀況帶來的社會狀況。

5. 零接觸時代』:談數位經濟、服務業的自動化帶來的影響,尤其是疫情下的經濟模式。作者談到建築、都市設計、公共設施帶來的排擠,以及對人們帶來的孤立與敵意。如何改變,本章強調社區的物理環境、都市規劃(例如巴塞隆納)、在地商業、與陌生人的互動的重要性,也提到很多政府可以介入的策略。

6. 我們的螢幕,我們的自我』:談社群媒體的影響,尤其對青少年的影響,也提到政府應該如何規範。

第七及第八章,談職場中的孤獨感。

7.一個人的辦公室』:「辦公室輪用制」、「不固定座位」、「在家工作」、「遠距工作」、「長時間工作」等型態,如何影響工作者的社會心理乃至於身心健康狀態?開放式空間,真的能增進社會互動與協作嗎?作者提出有趣的看法,她認為,增加物理上的接觸,對於創造社群精神至為重要。

8.數位之鞭』:這篇談到「虛擬面試」利用人工智慧與演算法,進行聘用評估;也談到數位科技如何監控員工,甚至有科技公司在員工手上植入晶片(這已經不是小說情節);本章後段平台經濟與自動化趨勢下的工作者處境。 

第九及第十章,談現代人情感世界的的孤獨以及科技介入的影響。

9.『性、愛、機器人』:孤獨的工程師付錢購買女人擁抱,而不是為了性;Amazon開發的虛擬助理Alexa能撫慰人心,讓類對於無命的機器產生了眷戀,她預言在不久的未來,社交機器人將成為寂寞經濟的新興產品。

10. 『孤獨經濟』:真正的在地產業與社區,正在被「商業化社群」取代,包括商業包裝出來的社區、工作室、以及近年來快速成長的共居空間。但這些真的有幫助嗎?

11. 最後一章,標題是『世界快要瓦解,我們必須團結』:作者提出一些建議,呼籲社會大眾對這個問題提高警覺 because loneliness is bad for health, bad for productivity, bad for democracy;鼓勵人們維持友善;要重視居住的社區,尤其應支持在地商業與在地商家,因為商業活動是社區活動的重心(anchors of the community);政府政策應思考如何扶持有助於社區發展的在地產業;雇主與員工要在職場建立社群感,要支持工會;政府政策要保護低薪者、自僱者、零工經濟者,另外要建立社會信任,本章提到紐西蘭Ardern總理的政策,文末也提到臺灣的電子化審議民主。

評論與問題

1.  本書很有趣,但作者對於「孤獨」的定義,其實很鬆散而隨意。例如老鼠實驗出現的攻擊行為,究竟是因為孤獨?還是因為被監禁與失去自由?為什麼孤獨一定是有害健康?我們的時代以及社會,是怎麼去建構出孤獨是一種負面的、不應安處的狀態」? 自主的孤獨與被迫的孤獨,應該要被區分(這是讀書會朋友提出的)。

2. 「孤獨感」的社會分布與成因?

3. 資訊科技與社群媒體,如何改變人們的工作?大量使用社群媒體會導致孤獨嗎?如何證明因果關係?機制是什麼?受哪些因素影響(使用者的使用行為、動機與心態、使用者互動的社群是否僅是虛擬還是與真實世界的社會互動重疊、是否受到監控,等等)。

4. 工作中的孤獨感(相對社群感)如何測量?已有哪些實證調查研究?如何進行跨族群比較?如何確認這些工作特質對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因果關係?

5.  臺灣相對於日本、西方國家或其他東亞國家,有關職場中的孤獨感或社群感,以及帶來的身心健康影響,可能有什麼獨特性?

延伸閱讀:

「無緣社會」。日本NHK的報導文學(中文版2014年出版;台北市立圖書館有藏書)。本書的副標題是無血緣(家庭關係疏離)、無社緣(職場社會關係瓦解)、無地緣(社區消失)。關注日本高齡化社會的疏離問題,除了孤獨面對老死處境的老人,也關注忙碌工作之外沒有社會生活的中年族群,還有不停上網互動卻萬分孤獨的青年族群。這些人都很正常,都很努力生活,卻落入心理上極度孤單的處境。這本書與伴隨的紀錄片非常令人震撼。日本社會似乎孤獨問題相當普遍,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顯著的民粹政治,因此上述Hertz推論孤獨會助長民粹政治,似乎不太成立。

「家鄉裡的異鄉人:美國右派的憤怒與哀愁」(中文版2020年出版,作者Hochchild很有名,提出情緒勞動理論的社會學家)。她深入美國deep south,採訪支持川普的「右派白人」。這些川粉有憤怒,但並沒有「孤獨」問題,所以Hertz的推論缺乏依據。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很好,尤其作者年紀很大了,還這樣做研究,令人敬佩。

 「麥蒂為何而跑:一個典型青少年的私密掙扎與死亡悲劇」(中文版2018年出版)。以2013年一件19歲女生自殺事件談起。她是美國長春藤大學的新鮮人,資優生又是體育健將,漂亮且人緣又好,卻突然自殺,看來是受完美主義之類。這本書我沒有讀過,看書介覺得很沉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

導讀與討論 江東亮:《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第三版)。台北:巨流出版社,2007。 本書由臺大公衛學院前院長江東亮教授撰寫,於1999年出版,於2003年再版,再於2007年出版第三版(目前已絕版)。本書詳細介紹臺灣醫療政策的早期發展歷程,並提供豐富的歷史脈絡與統計數據,是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