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24, 2021

勞動與健康不平等 Webinars (2021-6-23)

昨晚(6/23)參加兩個線上會議,簡短報告如下。疫情讓我們不能出國,但線上會議卻幫我們省下龐大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鼓勵大家善用這些資源,多多關心國際事務。

1.      ICOH-WOPS Webinar II

ICOH-WOPS的全名是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Work Organization & Psychosocial Factors,是「職場社會心理危害」/工作壓力研究者的重要國際性會議,目前主席是Keio University慶應大學的Akihito Shimasu教授。

這次線上由巴西學者籌劃,主題是疫情下的健康不平等,邀請最近剛出版一本專書Critical Epidemiology and the People's Health的學者Jaime Breil演講。這位學者我不認識,但看起來是拉丁美洲社會醫學運動的領導人物,演講內容非常知識論,大部分內容頗抽象,不過也呈現不少數據,應該是這本書的內容。他強調社會脈絡與社會過程,亦即social determination,才是影響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的因素;他認為重點應該要放在前者。他提到19世紀的Virchow,也批評WHO2005年成立了由英國Michael Marmot主導的CSDH並未重視上游機制,尤其過去十幾年來都不願意納入拉丁美洲觀點

這些論點和哈佛公衛學院Nancy Krieger的取徑很類似。我個人認為,批判性觀點很重要,但有時候太過抽象;重要的還是要進入並介入社會機制。社會流行病學發展了二十多年了,累積大量有關不平等的實證論文與論述,但相較於公衛的其他學門,社會流病研究究竟有多少社會影響力,其實我一直頗感懷疑。尤其是目前成為主流的長期追縱性研究,等資料收好進行分析到發表論文,很多社會情境已經改變,況且很多有關社會不平等的流行病學研究,其實未深入探討社會機制。

這次演講內容頗抽象深奧,有大概二十幾人參與,討論有點冷清。不過很高興看到一些工作壓力研究領域的熟識友人臉孔。

2.      Workplace Health Without Borders (WHWB) Webinar

WHWB是加拿大學者主導的NGO,關注全球性的職業健康問題。https://www.whwb.org/wwosh/

本次演講以童工為主題,邀請ILO前副主席Kari Tapiola(芬蘭籍)以及ILO目前負責童工問題的Bejamin Smith(瑞士籍)演講。講者同意分享其投影片:https://app.box.com/s/qq0ifar4wfzbsddfyxf04j2sxy79iyg5

消除童工是ILO長年來的工作重點之一。全球童工問題雖有改善,但疫情衝擊讓很多兒童輟學,流入勞動市場。大部分童工在農業部門,且大部分為家庭工作者,少部分為受僱者。

ILO是否要求會員國禁止使用童工(binding or not),一直有很多爭論;歐美國家認為兒童勞動是剝削;但有些國家反對,主張在家長監督下,兒童勞動是可以的,部分是為了生計,部分也是傳統。

本次演講的重點放在「全球生產鍊」(global supply chain)中的童工問題,以及ILO如何透過「負責任的採購」(responsible sourcing practices),作為督促供應商(suppliers)及購買者(buyers)注意童工問題的策略。講者特別提到20134月發生在孟加拉的成衣廠倒塌事件,造成上千名女工死亡,這個重大工安事件後來對於全球生產鍊的勞動安全管理有很大影響,從軟性規範進化到強制規範。

Kari回顧19113月發生在紐約市中心的Triangle Factory fire,也是成衣廠,死傷勞工也都是女工。同年10ILO成立,成為歷史最悠久的全球性國際組織。

WHWB進行了不少研究案,以下是2019年一名加拿大記者Marco Oved的報導。他到西非Burkino Faso and Ghana,調查加拿大人經營的手工礦場(artisanal mining)的勞動與職安問題。主要目的是希望消費者瞭解,手中的黃金是如何來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0i0xSIw6Q0

另外有人討論到美國最近的司法判決,有關雀巢Nestle與嘉吉Gargill公司向西非國家採購可可,生產鍊中,有涉及童工與奴工問題。美國法院認定這兩家公司並未違法,理由是犯罪事件沒有發生在美國境內。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57522186

這個會議有高達七十多人參與,討論熱烈。職業健康研究與實務很重要,而且可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國際同好,非常有回饋。鼓勵年輕人多多參與公衛與職安相關的國際事務,投入有意義的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

導讀與討論 江東亮:《醫療保健政策:台灣經驗》(第三版)。台北:巨流出版社,2007。 本書由臺大公衛學院前院長江東亮教授撰寫,於1999年出版,於2003年再版,再於2007年出版第三版(目前已絕版)。本書詳細介紹臺灣醫療政策的早期發展歷程,並提供豐富的歷史脈絡與統計數據,是瞭...